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的时代的价值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 作者:张占仓 | 发布时间: 2022-02-28 | 5025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文化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撑,其时代价值突出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沉淀和积累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持续创造的大量优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本起点。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无论走得多远,既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需要“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统一思想、形成广泛共识的思想基础,而当这种自信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时,在全社会凝聚磅礴的历史动力就将自然天成。所以,保护、传承、弘扬与创新黄河文化,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凝聚民族伟力的力量源泉。

  (二)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价值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考虑得非常细致,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深度理解黄河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以系统性思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生态优先”“重在保护”落到实处,让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共同创造基于绿色发展基础的“金山银山”,确实为广大老百姓期望更好的幸福生活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三)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资源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发展的主旋律。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复杂,人文环境多样,自古以来创造有大量针对各种特殊情况求生存与谋发展的高招。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中治山治水的秘诀,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将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寻求真实可行的对策。也正是因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情况差异巨大,有特别强的代表性,所以在黄河流域探索高质量发展方略对全国意义重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第一次把因地制宜的方法,全面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之中,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了非常明确的着力点,将对全国高质量发展起到非常好的示范探路作用。

  (四)为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创新智慧

  在黄河流域,从历史神话、民间艺术、建筑工艺、礼仪风俗、戏曲歌舞,到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忠报国,再到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充满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对人们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一直受到追捧的少林武术、温县太极拳、洛阳牡丹以及唐诗宋词,都充满着神奇的智慧与迷人的诱惑力,对全球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光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些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品牌,都是由黄河文化孕育而来的。所以,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启迪更多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永远都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五)为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多重路径

  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与创新,第一次从沿黄九省区跨区域联合协调推进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单纯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支撑的区域发展模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将依据传统地域文化或生态保护主题进行跨区域协同发展,展现出更宏大更协调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和多元发展理念,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全面融合提供了新机遇,必将为新时代“盛世兴文”创造新的文化经典。特别是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沿黄九省区地域差异巨大,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保护、传承、弘扬与创新黄河文化,将为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支撑我们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新机遇、创造新亮点。

  (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以青年时代的七年知青岁月经历,对黄河、黄土地、黄河文化具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与亲身的感受,也正是在这种感同身受的社会实践与理论思考中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东方哲学理解至深,他站位于政治家的战略高度,于2012年首次提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新哲学命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拥护。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影响巨大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得到与会的各国政要的高度重视。从人类文明史发展与进步趋势分析,唯有凝聚时代共识的思想,方有拨云破雾的穿透力;唯有洞察未来的远见卓识,方有指引历史前行的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蕴含着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智慧,指明了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显示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成为21世纪引领中国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为人类文明创造新的辉煌奠定了哲学层面的思想基础。

  结 语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根源性、灵魂性、包容性、忠诚性、原创性、可持续性特质,这些特质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全面认识和把握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保护、传承、弘扬和创新黄河文化方面要谋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系统打造代表黄河文化六大特征的典型地标,以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认真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以具体行动激励全社会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好的包容性合作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谱写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