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流域人物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

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他是汉赋四大家之一,著有《灵宪》《算罔论》《归田赋》等作品。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联合国天文组织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又于1977年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2003年,国际小行星中心为纪念张衡及其诞生地河南南阳,将小行星9092命名为“南阳星”。

张衡
李煜

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他于961年继位,尊宋为正统,在宋太祖灭南汉后,改称“江南国主”,后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于978年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他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