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来源:http://www.chinawater.com.cn/newscenter/ly/huangh/202102/t20210225_761797.html | 作者:作者: 田学斌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302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因为中华文明传承了黄河文化的精粹,并凝聚融合成大一统的国家

  以黄河文化为主体,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纵观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传承黄河文化的精粹,并沿着黄河文化的文脉演进和扩展。政治方面,以沿黄古都为政治中心,中华民族由松散的政治实体逐步走向统一和融合。经济方面,沿黄地区的居民发展了我国最早精耕细作的农业、繁荣的手工业和发达的商业。他们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推广农业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工程,治理黄河,避害趋利,使黄河中下游成为10世纪前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黄河上游逐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畜牧区。文化教育方面,从《竹书纪年》《史记》到《资治通鉴》,汇集了黄河文史之大成,锤炼出贾谊、司马迁、班固、左思、李白、柳宗元、司马光等一大批文豪。沿黄绘画、雕塑、篆刻、书法出现了《熹平石经》《女史箴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和麦积山、敦煌、云冈、龙门等艺术宝库,涌现了阎立本、皇甫轸、吴道子、颜真卿等丹青大师,出现了孔子、荀子、程颐等教育大家。科学技术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和定时计数的需要产生了最早的天文历法家和数学,治理黄河也达到一定水平,大禹、贾让、王景等都是著名的治黄专家。《考工记》《禹贡》《水经注》《齐民要术》《梦溪笔谈》等反映了我国工、农及地理学等方面技术成就。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沿黄地区最为辉煌的四大科技发明,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宝库的重大贡献。思想学术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沿黄地区思想最为解放的时代,产生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其中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黄河文化以其博大胸怀吸收着域外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地把自己的文明推向世界。正是依靠丝绸之路等文化桥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花剌子模文明、印度文明和远东文明才得以联结、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类文明程度的共同提高。

  以黄河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是我们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中国传统政治和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是儒学,儒学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的一个学派。汉武帝为适应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需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便由私学一跃而成为占据正统地位的官学。此后的历代王朝,均大力加以提倡,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润,儒学渗透到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秦汉至南北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使黄河文化在地域上大大扩展。这时,黄河文化的覆盖面已远不止黄河流域,而达到了两汉的疆域,其文化的影响力远及西域、日本与南海。从隋、唐至元末,中国境内再次掀起一个民族大融合新高潮,使黄河文化的覆盖面进一步得到扩展。至清朝建立,黄河文化与周边的诸种文化相融合,便进一步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