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颂原文
来源:https://www.zaoxu.com/jjsh/bkdq/340281.html | 作者:梅儿 | 发布时间: 2022-04-06 | 5504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颂原文

黄河颂原文


第二人称,是最为直接的抒情方式,如直面一人深情告白,所以文中不断出现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呼告”,如“啊,黄河!...”之类。 至于“她”或“黄河”,都接近或者就是第三人称了,距离感上较第二人称的“你”稍远,亦不符合全篇浓烈的情感喷发需要。 同时,这是一种感官上的东西,直接用“黄河”或者她,肯定也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这样一来就缺少一种亲近的感觉。就像是修辞手法中的拟人一样,一次来激发一种壮阔的景象,用第二人称可以达到显著的效果。 扩展资料: 《黄河颂》是由诗人光未然作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 在当时,中华大地正在遭受着日本人的野蛮侵略,华夏大地遍地烽火,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抗日,中华大地上掀起了抗战救国的热潮。光未然和冼星海通过描绘黄河,赞颂黄河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黄河颂》是一首颂歌,着眼于“颂”,歌曲歌颂了黄河养育中华民族并保卫了中华民族,还将继续激励着中华儿女。 这首歌曲采用了象征手法,表面是在歌颂黄河,实际上是在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那样伟大而坚强,以英勇无畏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来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黄河颂》是对黄河的赞颂,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颂歌。黄河的巨人形象,以其雄壮的气魄和无与伦比的的力量,激励着华夏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深刻表现了当时全国高涨的抗日情绪,表现出了我国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强烈的时代精神。

黄河颂的原文

黄河颂的原文


黄河颂 【作者】光未然 【朝代】现代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939年 扩展资料:作者:光未然,男,(1913—2002),原名张光年,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经历了颠沛流离、激昂奋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记日记,他开蒙甚早,并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 光未然先后创作出《黄河大合唱》《屈原》等一系列广为流传的诗作。在他身负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骈体语译文心雕龙》,并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1927年参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并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这次革命失败之后,曾做过小学教师、书店员工等。2002年光未然在完成了《张光年文集》的编审工作后,于2002年1月28日在北京辞世,享年89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未然 参考资料:百度汉语-黄河颂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