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什么是黄河文化?
来源:界面文化 | 作者:侯仁之 | 发布时间: 2022-10-17 | 2564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虽然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但百万年来,依偎着这条大河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流域文明,它们像散落的棋子,始终在黄河文化这幅瑰丽多姿的棋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自旧石器时代的“蓝田文化”、“丁村文化”、“下川文化”到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先民们沿着这一进化的阶梯,一步步走向文明社会。

种植业的出现、动植物的驯化、陶器的使用、原始宗教的兴起……无不由黄河水赋予着生机。

最初,黄河文化只是一个区域性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夏商周到汉唐宋,中国进入了以“长安—洛阳—开封”为东西轴线的中国大古都的“黄河时代”,黄土—黄河—黄种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黄色文明”。

此后,黄河文化的基本传统体制始终在周、秦、汉、唐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与历史时期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达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等有机结合,从而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纵观历史,黄河像一条纽带,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串联起华夏大地上不同民族和文化。尧、舜、禹、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无一不是在黄河水系辐射的扇面上化入化出、兴衰枯荣。

因此,黄河文化更像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具体的地理环境是黄河文化的物质存在,聚散式的网状结构是黄河文化的发展活力。

2、如何发展黄河文化?

人们相信文化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发源的各种支流或水源,不断奔腾,汇流入海,而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河流的源头。

所以,“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概念,现代可以适应传统,传统也可以在现代中得到传承发展,现代化实际上就是由古代到无限的将来这一无穷延续中的一部分。

遗憾的是《黄河文化》中关于黄河文化的介绍止于清朝,并未对之后黄河文化的发展进行探讨。

但我们知道黄河文化并未止步,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当代因素,如依据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衍生出像羊皮筏子、黄河水车、黄河船、黄河桥、黄河民居、民俗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黄河流域所孕育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红色文化,均根植于黄河文化的土壤,具有鲜明的黄河地域特色,已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救亡图存的精神动力。

因此,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政治背景下,如何利用黄河流域的资源实现区域的快速发展就应运而生了。黄河流域是我国经济腹地和能源基地,构成了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