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R ARRIVAL!
序言: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宁夏美丽,在对外宣传宁夏时,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就是“塞上江南”。这是一个很优美、很优雅、很让人感到骄傲的称呼。
尤其是银川,就是这个名词的代表!有别于人们对于西北的荒漠,戈壁的印象。这里处处绿树繁花,湖光山色,尤其在雨后的清晨,真的颇有秀美江南的韵味。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韦蟾 〔唐代〕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
却使六番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很多人认识这个让宁夏人感到自豪的名词,就是从唐代大诗人韦蟾这首诗里开始的。“塞北江南”就是“塞上江南”,古代“北”可改作“上”。“塞上江南”的宁夏,就是指如今贺兰山东麓、黄河两岸平坦而富饶的宁夏平原。像银川地区,吴忠地区,中卫地区都包含在这个区域里。
前一句给人感觉一派田园风光的美景风貌,但是再读诗的后三句,会发现,诗人笔锋一转,句句充满了冰刀冷刃的利锋透寒。
怎么回事?
壹
银川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边地戍边将士们的辛酸血泪史啊!
没办法,这是宁夏这个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宁夏就是第戎游牧民族的策马扬鞭之地。有贺兰山的庇佑,有黄河的滋养润泽,这里草丰水足,确实是一片理想的放牧之地啊。
宁夏平原的开发,首先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蒙恬!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大军北伐匈奴,取河套地,然后看上了宁夏平原的优越条件,于是在此屯田戍边。开启了这里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就算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开始,到如今算来也有两千两百多年了。
戍边的将士背井离乡,除了保卫边境,上阵打仗,平时还为宁夏(包括银川)这片土地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像灵武境内有条秦渠,据说就是那个时候修挖的。在当时的生产力情况下,这条秦渠也算是一件大工程了!它开启了宁夏农耕第一犁,戍边屯田,延续至今,成就了塞上鱼米粮仓的风光!
到了大汉建立,汉武帝也曾迁移中原数十万贫民、田卒到宁夏戍边屯垦。两汉盛世,宁夏出现了“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繁荣景象。
这个时候,典农城出现了。
现在很多专家都把典农城作为银川的建城之开始。典农城干什么用的?就是专门给做农事的人的住所,由官家统一指挥调配。(典农城遗址就在如今的掌政,后来被黄河改道冲毁。)从那个时候起,宁夏平原的灌溉农田,种植农作物的历史,在历代戍边的将士努力下,就延续了下来。
韦蟾的诗里说:“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这个“旧有名”,就说明有人比更早提出来这个称号了,他只是引用而已,也就是说,在唐代以前就已经有人用“塞北(上)江南”来赞誉宁夏了。
历史上,最早把宁夏(宁夏平原)比作“塞上江南”是从南北朝的北周开始的。而且“塞上江南”最早的含义,主要是指来自江南的人文之风、人文之气对塞北宁夏的影响,并不是指宁夏的风景。
据宋代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载“:(灵州)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宋初成书的《太平御览》也有类似的记载:北周破陈后“,迁其人于灵州,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皆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塞北江南”特指银川,是从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开始的:“(怀远镇)有水田、果园……置(堰)分河水溉田,号为塞北江南即此也。”
应该说,由于北周时期江南的民众被动或者主动迁移到宁夏平原这个因素,将南方尊儒尚文、风骚博雅之风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入宁夏,与宁夏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才共同构成了宁夏塞上江南的内涵。所以,不要一说塞上江南,就以为说的是银川的风景!那就太片面了。
作为银川人,其实是应该要知道“塞上江南"这个含义的!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合作电话:15809657998 (刘兴国)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蔡桥新村26号楼12号营业房
·版权所有: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微电影、宣传片、专题片;
·影视广告、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
·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服务;
·动画动漫制作;
·影视策划服务;
·大型活动策划执行;
·各大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服务;
(网易、新浪、腾讯等);
·会议会展跟拍记录服务;
·广告、宣传册设计、制作、印刷服务。
黄河文化数字平台
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