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闪耀在黄河中游的民间艺术
来源:搜狐新闻 | 作者:群众新闻 | 发布时间: 2024-02-20 | 374 次浏览 | 分享到:

绥德千狮桥横跨无定河南北两岸,因桥身两侧站立着神态各异的1008只大小不一的石狮子而闻名,成为“天下名州”绥德城的标志;在210国道进入绥德县城的南端,矗立着中国最大的石结构牌楼,工艺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永乐大道,一条由300多块石板画组成的长达1600米的石刻长廊,集中展示了黄土地上古朴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文物景观……

68岁的石雕艺人鲍武文,从事石雕艺术工作已49年之久。他是绥德县最早创办石雕厂的人,也是绥德炕头石狮子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将石雕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鲍武文成立了陕西石雕创业培训基地,只要是对石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来这里免费学习。

鲍武文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我们和西安美术学院达成了合作协议。在相互交流中,我发现绥德石雕在表现内容和雕刻技法上比较传统,西安美术学院师生的石雕更加现代化。大家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丰富石雕内涵和用途。”

据了解,绥德全县的石雕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他们以大胆的想象和自然娴熟的雕刻技术,雕出了“绥德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为省内外城乡建设打造出了雄伟建筑和精美的石雕艺术品。他们所雕刻的石狮子已漂洋过海,远销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陕北说书 唱出动人北国韵律

陕北这块厚重的土地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背三弦琴,游走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他们以歌为伴、以歌谋生,悲一声、喜一声,边走边唱,从过去一直弹拨到现在,以其特有的韵调慰藉陕北人的心灵。他们,就是陕北说书人。

54岁的贺连善是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说书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走场表演将每一个角色都呈现得惟妙惟肖,常常有观众慕名而来。去年,贺连善表演了500多场陕北说书。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陕北说书、喜欢陕北说书,今年,贺连善将一部分精力转移到线上直播。只要晚上时间允许,他就会上快手直播平台演出。目前,他的粉丝量已突破100万,单条视频点击量最高达1800万余次。

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绥德县调研时,民间艺人李康现场表演了两段陕北说书。

延安市曲艺馆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陕北说书的责任保护单位。馆长张小宁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陕北说书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勉励,给予说书人极大的鼓舞。9月15日,我们就创作出陕北说书作品《总书记和咱心连心》。”

为赋予陕北说书更强的生命力,近日,延安市曲艺馆大胆尝试,把陕北说书和秦腔融合在一起,编排了《颂国运》,目前节目正在录制中。在这之前,他们将陕北说书和陕北民歌相结合,编排了《唱家乡》,受到群众的广泛喜爱。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