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题材美术作品欣赏
来源:中国书画网 | 作者:王克举 | 发布时间: 2024-03-12 | 469 次浏览 | 分享到:

  詹建俊创作的巨幅油画《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被公认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成功之作。作品采用三联画组合形式,中央的作曲家冼星海站在高山之巔指挥演奏,两侧分别是流亡的难民与抗战的军民群像,背景是奔流不息的黄河。人物与背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得张弛有度,粗犷奔放的油画笔触、交响乐般轰鸣的色彩,体现了黄河的恢宏与浪漫,表达了中华民族像黄河一样百折不挠、奔流不息的精神。

  詹建俊,1931年生于辽宁。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毕业,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系研究生毕业,1957年俄罗斯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现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顾问,及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客座院士。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傅抱石《黄河清》中国画 51.2 cm×75.9 cm 1960年 现藏中国美术馆

黄河题材美术作品欣赏
吴作人《黄河三门峡大坝(之二)》 油画 1955-1956年

  《黄河清》是傅抱石以三门峡工地为题材创作的。此作没有拘泥于工地繁忙建设场面的表现,而是以大胆的取舍、巧妙的立意。山上耸立的巨大高压电线杆是画眼所在,高压电线杆与山川的夸张比例,突显了时代气息,以及“人定胜天”的信念和火热建设的万丈豪情。横贯画面左右的高压输电线增加了空间开阔感。山头上点缀以人群、工棚和往来车辆,进一步折射出画面的主题: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黄河水由左上绕远山曲折而下,远方的黄土坡绿意盎然,内蕴着“圣人出,黄河清”的典故。

  三门峡黄河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水利工程,在新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治理黄河水患,历年来,人们作出了许多不屈不挠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把黄河安危紧系心头。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考察黄河后不久就向全国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黄河进入全面治理、综合开发的历史新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的水利精英齐奔三门峡修建黄河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三门峡黄河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三门峡黄河大坝的兴建,在当时是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为此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赞歌。其中当然少不了画家的身影。《黄河三门峡》就是画家吴作人创作于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

黄河题材美术作品欣赏

  钱松嵒《三门峡工地》80.5×47.6cm 1960年 现藏中国美术馆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