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对黄河口文化形成发展的影响
来源:百度新闻 | 作者:薄文军 | 发布时间: 2019-12-20 | 403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新时代对黄河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研究、弘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黄河口是万里黄河的重要节点,黄河口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对黄河口文化的发育形成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黄河口地区的诸多文化事象,大都与黄河有着根本性的关联。本讲座(全文见知网)拟就此做些初步探讨,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黄河口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文化概念和地理概念,它泛指但不限于以今山东省东营市为核心的黄河入海口地区。很多时候,黄河口可以约等于东营市或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但也只是“约等”,如果完全对等的话,这一概念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更重要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具体内涵的模糊性和地理边界的不确定性,为区域文化研究带来了方便、减少了麻烦、回避了争执,以至在当前地域文化研究领域,“黄河口”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东营”。

         为便于大家对照和定位,本文先将东营市和黄河三角洲的地理范围作一介绍。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西南岸,介于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之间。东、北两面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千米,东西最大横距74千米,总面积8243平方千米,辖东营、河口、垦利3个区,广饶、利津2个县,常住人口218万(2019年底数据)。

        从自然地理概念来看,黄河三角洲可以分为古代三角洲、近代三角洲和现代三角洲。古代黄河三角洲以河南省郑州巩义市(原巩县)为顶点,北达天津,南至徐淮,总面积25万平方千米。近代黄河三角洲以今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宁海村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河口,面积约5400平方千米,主要在东营市范围内。现代黄河三角洲以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渔洼村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到支脉河口,东到渤海沿岸,面积约2200平方千米,主要在东营市境内。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所界定的“泛黄三角”范围,则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两市全境,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千米。

二、黄河口文化的多元化特点

        黄河口(东营市)是一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基本以支脉河和小清河为界,其南部地区是古老的泰沂山系山前冲积平原;北部地区则多是秦汉以来历次黄河逐海造陆,尤其是清朝咸丰五年(1855)黄河夺大清河道,由东营入海之后形成的黄河淤冲积平原。当然,即便在小清河以北地区情况也不完全一样。这一区域的西南部成陆较早,东北部成陆较晚。这样,整个东营地区的陆域基本是由西南向东北越来年轻。西南部地区,可以追溯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东北部地区显现给人们的则是“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早  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时期,今东营市境南部地区即有人类的足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都有人类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生息。东北部地区自20世纪初叶始有人烟,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较为完善的村落。

        受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黄河口地区成为了一个多种自然景象、文化现象、民俗事象交相辉映的地方。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兵学文化、儒家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移民文化、戏曲文化、盐业文化、水运文化、石油文化、屯垦文化、商业文化等等在这里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尤其民俗方面,渤海湾畔的古老居民与山西移民、河北移民、鲁西移民,在生产习惯、生活习惯、节日习俗、婚庆习俗等方面互相碰撞、互相借鉴、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这里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民俗文化。而大的文化框架方面,亦复如此。

三、黄河对黄河口(东营)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的黄河对东营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影响巨大。它直接催生了东营的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垦殖文化、科举文化、吕剧文化,深度影响了东营的盐业文化、航运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民俗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