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人”李涛:像守护母亲一样守护着黄河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作者|汤琪 | 发布时间: 2024-11-18 | 8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代基层“黄河人”的坚守与传承

从最初的动摇迷惑,到如今的宁心静气,从最初对黄河工程的一知半解,到如今谙熟堤防险工的各个位置,从最初工作中的浮躁与乏味,到如今的踏实肯干、严谨认真,李涛从一名养护新兵逐步成长为业务熟练的河道修防技术工人。

能有这样的转变、取得此番成绩,少不了家庭给李涛带来的深刻影响。

从老爷爷、爷爷到父亲,祖辈三代黄河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足迹,让李涛自己的小家与黄河这个大家庭之间,产生了一种无法分割的情愫。

李涛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在家里听到、接触到最多的就是关于黄河的事,包括黄河的人、黄河的抢险故事、黄河的防汛值班等。

李涛的老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黄河人,他们当时抡大锤、搬巨石,将原来老的埽工坝头改建成防冲能力更强的石头坝头。1962年,李涛的爷爷参加工作,在潘庄闸管所退休。他的爷爷当过工程班班长、股长、段长以及当时齐河修防段造船厂的负责人。李涛的奶奶曾告诉他,爷爷年轻时很少在家过年,作为爆破队长,他总是坚守在防凌一线。

1978年,李涛的父亲加入了“治黄大军”,在最基层的一线机械化施工队、吸泥船、管理段、闸管所一干就是40年。父亲对工作认真执着、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态度深深印在李涛脑海里。

每年六月份,闸上停水,父亲都会和同事在外施工,为干渠清淤,而六月份也恰好是奶奶的生日,为了配合父亲的工作,奶奶的生日基本上都会推迟,父亲总是很愧疚。“去年四月份,父亲退休了,他无怨无悔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热爱的单位和治黄事业。”李涛说。

正是有了四代“黄河人”的记忆,李涛从小就对黄河有了归属感。他也见证了治黄事业的不断发展——从最初抡着大锤、搬着巨石、挑灯巡堤、以身试水,到如今动用推土机、挖掘机、自卸车等机械化设备施工,用无人机进行智能化巡查。

走在齐河黄河大堤上,挺拔的树、翠绿的叶纷纷映入眼帘,宛如一条蓬勃的绿色长城。而这条绿色长城的形成,记录了一代代黄河人在筑绿、护绿、爱绿道路上的传承与坚守。

尽管设备更新换代,但李涛一家人对黄河的情愫始终未变。“在祖辈身上,我感受到的不仅是黄河人的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更看到了我为之奋斗的黄河精神。” 李涛这样表示。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