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艺术讲述黄河故事:中国国家画院近200件作品奏响“黄河颂”
来源:艺术中国 | 作者:艺术中国 | 发布时间: 2021-01-13 | 58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主任尚可认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从不同维度对历史的追索,或者从不同视角对民族文明的考察,会更加激起人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这也是艺术创作获取重要素材的来源。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遗存了多样的文化和地域风俗。以“黄河颂”为主题进行美术创作,是中国国家画院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举措,美术家可以根据各自的现实体验以及个人对主题的理解,以不同的语言去表现黄河的历史与现代的发展,揭示民族精神或人民的梦想。可以说,这种主题性创作对弘扬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文艺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示范作用。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美术家,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反映新时代的新风貌,描绘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是重要的使命与任务,通过不断地创作,提升作品质量,繁荣美术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展览现场

“黄河颂”呈现艺术家对生命的深刻阐释

中国国家画院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美术创作和研究机构,组织黄河文化主题创作,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次挑战。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认为,大家基本上都能够紧扣主题,把各自的艺术特点通过创作反映出来,因此呈现出来的效果很不错。他表示,主题性创作一定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画面才有这种鲜活的艺术感染力,否则,只会呈现空洞浮夸的状态,这次展览比较成功的一点,就是作品都体现画家在现场的感觉。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谈到,人物画所23位画家参与本次展览,从去年八月份到现在,大家分赴黄河流域写生采风,最后拿出了满意的作品,效果很好,不同的风格表达了每一位艺术家的不同感受。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大家对它的理解超越了这条河流本身,黄河水是流淌进中国人血液里的,它承载了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所以这次创作是主动的、深刻的。透过这些作品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位艺术家对生命的深刻阐释。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所长乔宜男认为,首先,这个展览的主题非常切合时代精神和时代需求。黄河文化的中心思想是“雄强博大”和“厚德包容”,这两个方面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属性。“雄强博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具体到我们民族文化个性上就是“厚德载物”和包容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这次展览的作品都反映出了这两点。其次,花鸟画所在这次创作活动中完成的都非常好,以前大家画的花卉情景都是一枝一花一草一木,通过这次写生,大家认识到自然界的整体生命意象更加珍贵。国家对黄河的治理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改善,更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际行动。“黄河颂”展中的花鸟画作品反映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象。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