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商人的生意门路(八)
来源:http://www.sxhhwh.cn/news/146.html | 作者:黄河文化 | 发布时间: 2021-02-20 | 4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历史上,黄河商人的生意门路十分广泛,从“居肆列货、以待民来”的坐商,到“负任担荷、以同四方”的行商,再到走街串巷、游乡过镇的小商小贩,几乎无所不包。但由于受地域物产和人们多年形成的风俗习惯的影响,黄河商人的生意门路同其他地域相比,又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并由此形成一种特殊的商贸民俗现象。
        再说行商。
        在我国民间,“负载担荷”“以行四方”的贩运商人称之为行商,其行运之工具,为车、船、马、骆驼等。行商的主要生意门路是长途贩运,即把甲地的商品运往乙地,从中赚取两地之间的差价。在黄河商人中,行商的地位一直比较突出,如明清时期名重一时的山陕商人,其代表即为经营盐粮贩运的行商。行商在黄河商人中的这种特殊地位的形成是与黄河民间历来就重贩运的习俗密切相关的。
         四、四大商帮


        明清时期,黄河的贩运贸易形成了四大商帮,即船帮、车帮、马帮、驼帮。
        船帮是指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载运货物于江河湖海之间的商帮。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的不便和道路的崎岖,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主要依赖船只,船帮在当时的行商中名气颇大,多为“携数万之资,以求什一之利”的大商人组成。黄河船帮形成于明朝中叶,没落于清朝晚期。载运的货物主要为粮、盐和布匹,后期也曾以铜、铁为主,主要是漂洋过海到日本采办洋铜、洋铁。
        车帮,交通一律为大马车,以贩运内地商品经东北至中俄边境贸易为主,沿途经过的多为平地草原。车帮出发时,一般二十辆组成一队,白天休息,晚上赶路,一辆辆马车首尾衔接,每辆马车下挂一盏马灯,前后有二十多条大狗尾随,气势十分浩荡。

        马帮,指以骡、马、毛驴等为交通工具的商帮,马帮的规模一般较小,贩运的距离也较近,主要贩运的货物为人们日常需要的粮、油、棉、布以及其它日用品,多在山区活动。马帮的首领在黄河民间习惯上称为帮头,他所带领的骡马数量也以几把鞭子来计算,一般每把鞭子必须赶足五头牲口,帮主要自备骑骡一匹压阵。 在黄河一带,大的马帮一般拥有牲口上百匹,小的则只有十几匹,甚至几匹。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