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之魂——读大型丛书《黄河文库·文学黄河》
来源:中国传媒出版商报 | 作者:中国传媒出版商报 | 发布时间: 2022-01-07 | 496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造就了黄河流域。黄河造就了黄河文明……”

“黄河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一条一直在哺育着同一个民族的大河。它像自己从无断流一样,用从无断流的黄河水哺育着一个从无断流的黄皮肤的民族。在我们的血管里,同时轰响着两道泉脉的亘古涛声……”

以上是大型丛书《黄河文库·文学黄河》总主编、知名作家孟宪明为该书写的序言《激情与涛声》中的句子。细读整篇序言,使人感到深刻,凝重,大气,含蓄,像黄河一样雄浑深重。读着这样的序言,一下就把读者的心灵震憾,且欲罢不能,要一探究竟,这《黄河文库·文学黄河》到底是怎样的一套丛书?

新颖、独特、深厚、诗意化、哲理化的序言,仅仅是这套丛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当你翻阅完整套丛书,还会发现更多的独特之处。

这套丛书包括十部分册,总计大约300多万字。囊括了万里黄河上下,数千年从古到今,各种体裁的优秀黄河文化和文学成果。其中包括:黄河古代诗歌、古代词曲、古代谣谚、古代散文、古代神话、古代传说、现代诗歌、现代散文等。这套丛书,即使不能说是黄河文化大全,至少可以说是黄河文化大观。其中被选入的作品,以前都散藏于千册万卷的典籍中,或流传于世代传承者的口头上。岁月的风尘没有把它们掩埋,历史的风霜也没有把它们侵蚀。丛书的编著者以善于发现的慧眼,和激流中淘洗沙金的耐力,将它们挖掘出来,拂去岁月的风尘,打磨掉历史的锈迹,使之重现了本来的灿烂。这套丛书,是献给广大读者的礼物,献给黄河的礼物,也是献给华夏民族的礼物。

在翻阅这套丛书时,从目录上就会发现一个特点,古今的名家名篇,入选的数量并不多。相反,一些默默无闻的作者名字和很少见过的篇章却纷纷映入人的眼帘。可以看出,丛书编选作品时,遵循一个不唯名,只唯实的原则。事实也是这样,名家的作品,不一定都涉及黄河的题材。即使写黄河,也并不是篇篇都是精品。相反,有的作者,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也不详,但他们的作品,有相当的艺术水平,也有独到之处。如当代的秦建斌并不是有名的诗人,他写的《咏郑州》一诗,前二句“横挽长河竖揽嵩,明山秀水壮天中”,豪壮大气,颇有大诗人的手笔。清朝初期生卒年不详的女诗人芳芸写的“露冷寒烟拂树低,嵩高太室望中迷。惊心怕听涛声急,弱质还怜草色萋。”这样的诗句,婉约中又有几分豪放,颇有大观园中女子的才情。汉武帝虽然是有名的帝王,但并不是文学家。他亲临黄河瓠子段决口处写的《瓠子歌》,气势磅礴,写出了黄河决口造成的危害和堵口的艰难,不失为一首有特色的佳作。这种唯实入选的原则,就避免了名不符实的作品充斥丛书之中。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