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之魂——读大型丛书《黄河文库·文学黄河》
来源:中国传媒出版商报 | 作者:中国传媒出版商报 | 发布时间: 2022-01-07 | 49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没有仔细阅读这套丛书前,或许有人会认为,它不就是把许多关于黄河文化的资料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吗?阅读完整套丛书才发现并非如此。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创造性工程。搜集大量资料素材,只是这项工程的第一步。如果把资料素材看作一堆零碎的骨片,那么丛书的编著者要把这些骨片复原成一个完整的骨架,还要为这副骨架填充上血肉,更要为这个血肉骨架注入鲜活的灵魂。纵观这部丛书会发现,许多篇章,特别是一些黄河神话、黄河传说、黄河故事等,原始素材也许只有一些片段或只言片语。如“禹开三门”的黄河神话故事,原始素材也只是大禹用神斧劈开三门,把滔滔黄河水引入了大海。编著者却把大禹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神勇无比,活灵活现。连大禹的坐骑也塑造成一匹神马,那匹马也是那么通灵。甚至把那凶险的洪水也赋于了恶魔的性格,用以衬托大禹的神勇无畏。完成这样的神话故事,考验着编著者的创作功底和想象能力,确实是一项艰巨的再创作过程。读着这样的篇章,读者会感到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被它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

此套丛书中的诗词曲赋占了大量篇幅。对这类作品,需要做的是注释和赏析。对于名家名篇,因为有大量资料可供借鉴参考,做起来比较容易。但这套丛书入选的作品,更多的并不是名家名篇,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品。这些作品,也许是从堆积如山的地方志中发现,或从数万首全唐诗全宋诗中找到。它们大多只有原文,不仅对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对编注者来说也是陌生的。这就可以想象编注者在做注释和赏析时下了多大功夫。可能为了一个生僻的字词,或一句古代的方言,就要查阅大量资料。没有资料可查时,就要靠编著者自己的理解,尽量做出正确的注释和见解独到的赏析。这和写那些黄河神话故事一样,同样考验着编注者的知识储备、知识开拓能力和创作功底。

仔细看一下这套丛书各册的书名,会发现有两册分别为《黄河郑州诗文选》《黄河郑州故事选》。其他八册入选的作品,都是全流域黄河的,只有这两册是郑州段黄河的专集。关于郑州段黄河,比之全流域黄河,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

郑州黄河的独特之一,是它的地理特点。在郑州北郊黄河南岸的桃花峪,是黄河中游的终点,又是黄河下游的起点。在黄河南岸的三皇山上,屹立着一座黄河中下游标志碑。黄河从这里流出黄土高原,进入广袤的华北平原。黄河作为悬河,正是从这里开始。黄河有很多世界之一,它是世界最长的河流之一,是世界发源最高的河流之一,也是滋育两岸文明文化的河流之一。但这些只是之一,不是唯一。只有悬河这一特点,才是世界河流的唯一。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