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为啥说黄河文化,要从这儿开始讲?
来源:网信郑州 | 作者:网信郑州 | 发布时间: 2020-06-24 | 47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里,有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黄河文化的摇篮;

这里,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黄河流域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这里,既有传统社会家族兴盛的荣光,也有当代人民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

这里,就是巩义。

文明肇始、文化之源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被亲切的称之为“母亲河”。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流域的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腹地。

巩义,正是处于这样的腹地之中。

今年5月,巩义双槐树遗址的重要发现,从考古学上证实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就是黄河文化之根、中华文明之源。

专家表示,“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初期阶段,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其社会发展模式、承载的思想观念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正是赖此主根脉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放眼世界,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于她的连续性。而在巩义,你就能找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符号。

艺术瑰宝、文学之光

人类文明的注脚,多体现在艺术和文学作品上,这些传承于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人讲述着历史的过往。

石窟寺和诗圣杜甫,无疑是巩义艺术和文学的形象代言。

石窟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初名希玄寺,唐代时称净土寺,清代改称石窟寺。

寺内石窟雕凿时间,略晚于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上更加成熟,把印度的佛教艺术融入到中原文化之中,创造出了完全中国化的佛教造像。

找到茅台上的飞天原型了吗?

窟中的帝后礼佛图、飞天和伎乐人,更是中国石窟的经典之作,历来被美术界、音乐界和国内外佛教研究者所重视。

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所以全家从襄阳迁到了巩县。杜甫的祖父,唐初五言律诗奠基人杜审言,就是出生在巩县。

站街镇南瑶湾村笔架山下的这处窑洞,相传即是杜甫出生和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杜甫青少年时期家庭优越、生活富足,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王朝背影、家族荣光

巩义地处嵩山之北、黄河之南,山北水南谓之阴,按照古人关于风水的说法,这里非常适合建造陵墓。

北宋皇室的陵墓,就分布在巩义的各个区域。陵墓群涵盖了北宋除徽钦二宗之外的其余七帝,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

与其他国力强盛的王朝相比,宋代陵寝算不上厚葬,再加上金兵占据中原后对陵墓的盗掘,使得今天的宋陵,显得比较荒凉。

只有位于巩义城区的宋仁宗赵祯之墓,算是保存相对完好,上世纪90年代,永昭陵依据考古勘测和历史记载恢复了地面建筑,并开辟为宋陵公园,对外免费开放。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