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傍河尽是帝王州(二)
来源:http://www.sxhhwh.cn/news/123.html | 作者:黄河文化 | 发布时间: 2021-02-10 | 379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夏商周三朝到北宋许多朝代建都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遂成为华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文明发达之中心。真是“傍河尽是帝王州”。
四、洛阳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余脉之间,东行至河南孟津。由这里离开黄河30公里,就是我国著名的都城洛阳,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个朝代建都于此,故称“九朝名都”。
  相传周武王灭殷以后,就把传国之宝九鼎迁到洛伊,有定都洛伊的意思。武王死后,当时辅助成王的周、召二公大规模地营建洛伊,分别建了王城和周城两座。周平王东迁就坐享其成地住在王城。周敬王时又徙都成周城。
  汉高祖刘邦开始也曾想定都洛阳,东汉刘秀正式迁都洛阳。一时间,洛阳以其规模宏大,经济繁荣著称于世。隋唐的洛阳城尤为鼎盛。隋炀帝即位后,便决定迁都洛阳。大业元年(公元625年)三月,命尚书令杨素、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并随之迁都。
  洛水贯穿的洛阳城,北岸是里城,南岸是居民区,城周围约50华里,设三大市场。即丰都市、大同市、通远市。人口达100万之多。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丰都市周围8里中有120行(业),3400余店;通远市周围6里,因靠洛水和瀍水,内停泊着各地的大小船只数以万计。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五、开封
  战国的魏国,到魏惠王时,为了称霸中原,于公元362年从山西迁都河南开封(大梁),便开挖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使黄河与淮河沟通起来,大梁成为交通枢纽,对外贸易联系四通八达,是商业的中心。
  隋朝隋炀帝又开了南北大运河,其中特别是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又名御河),唐代称广济渠,在隋朝和唐朝时极为重要。而开封却是这条运河的中枢,形成了水陆交通的中心。唐王朝为了确保这条运道的畅通,自宋州(河南商丘)移了宣武军节度使到开封,从而开封又成了军事重镇。
  五代后梁朱全忠首先在这里建都,称为东都,升汴州为开封府。开封由此一下跃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后的后晋、后汉、后周又都有短暂时间在这里建都,称为东京。
  北宋以开封为都城,称做汴京,又叫做东京开封府,从此开封又称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取代了自周秦以来长安、洛阳的地位。
  东京的城廊建筑规模宏大。有城3座:外城周50里;内城周20里,约当今日的开封城;皇城5里,位置在今城内北面龙亭一带。人口有100万。当时的开封被称为“四水贯都”,也就是由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交互于这里,交通十分发达,各方物质源源不断地集中到这里。特别是汴河显得更加重要,几乎半个中国的物质都由此河运来。开封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商业特别发达。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