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突出重点统筹联动推进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升级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黄念念 | 发布时间: 2020-03-18 | 16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面对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对标对表,将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和“先手棋”,推动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升级,扮靓母亲河,力争在黄河全流域树立起河南标杆。完成这一重要任务,需从加快空间融合、强化资源整合、突出功能聚合、实现目标统合、推进管理联合五个方面持续推进,筑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屏障,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更加出彩的河南新篇章。

加快空间融合,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带、水绿城交融新态势。按照整体推进、分段实施的基本原则,充分整合黄河沿线地区的示范工程、示范带和五大片区,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带、水绿城交融的推进态势。一是加快示范带动,建设生态廊道示范工程。实施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三门峡等沿黄城市集生态涵养、田园风光、文化展示、旅游休闲、高效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工程。二是打造复合样板,建设生态廊道示范带。围绕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以及支流生态修复治理,串联沿黄地区已有景观、在建工程等重要节点,打造具有景观廊道、文化廊道、机动车道、慢行步道等复合功能的样板。三是启动片区建设,建设生态廊道五大片区。推进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小浪底南北岸生态廊道、郑州至开封段百里沿黄生态廊道、黄河新乡段生态廊道、黄河濮阳段生态廊道等五大片区建设,并以此为基础贯通各个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

强化资源整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沿黄地区各类资源的深度整合,把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成为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于一体的生态涵养带,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和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一是推动与自然资源的整合。结合黄河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推动水、植被、湿地等自然资源的整合,统筹谋划黄河生态廊道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水灾害防治,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强化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建设黄河沿线湿地公园群。二是推动与文化资源的整合。沿黄地区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要依托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蕴含的时代价值,系统整合始祖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延续黄河历史文脉。三是推动与产业资源的整合。以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倒逼沿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走廊、先进制造业走廊和旅游观光走廊,构建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推动与社会资源的整合。通过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升级,加快带动沿黄地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生态基础设施的互利共享,拉近沿黄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助推郑汴、郑新和郑焦一体化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