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山东济南印发重磅规划
来源:文旅中国 | 作者:苏锐 | 发布时间: 2021-10-22 | 160 次浏览 | 分享到:

      记者10月21日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阐发济南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新时代济南“黄河故事”。

  加强文物遗址保护。开展黄河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完善文物分级分类名录和档案管理,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入研究东夷文化、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规划建设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提升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东平陵故城汉代遗址公园建设展示水平,推进焦家遗址等考古发掘研究纳入国家“考古中国”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实施双乳山汉墓、灵岩寺石刻及千佛殿罗汉像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加强解放阁、大峰山革命遗址、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等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强化历史文化古镇古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提升古城片区,复兴老商埠,强化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调查和保护,传承发展戏曲曲艺、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泉城城市文脉,丰富黄河文化内涵。实施莱芜梆子、鼓子秧歌、梆鼓秧歌、木板大鼓、绣球灯舞等非遗活态传承工程,办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加快戏曲曲艺大码头建设,申办全国非遗曲艺周,创新再现“曲山艺海”盛景。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传习所、展示馆、授徒坊等设施,实现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活态性保护。

  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深度挖掘整理黄河文化资源,建立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打造黄河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推动山东自然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市博物馆新馆、市档案馆新馆、黄河文化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加快推进泺口古镇规划建设,塑造一批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地标,重点展示传承济水遗风、齐鲁起源、城邦津渡、诗画山水、海右名士、黄河民俗等文化元素。整合民间组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等资源,搭建高层次黄河文化研究平台,打造具有济南特色和学术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研究高地。大力挖掘名士文化资源,推进以“二安”为代表的诗词文化传承和活化利用。实施文物精品、珍贵古籍、影像资料数字化工程,推进文物古籍保护整理和研究利用。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