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岸边的民俗文化:聊城婚嫁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 作者:王雨萌 | 发布时间: 2022-11-29 | 793 次浏览 | 分享到:

结婚被人们誉为“小登科”,是人生中的大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不同的婚姻习俗。而地处黄河之畔的鲁西聊城,婚嫁风俗则别有风趣。

  通 媒

  通媒亦成为提媒。男女青年到了成年,由父母请媒人求亲。双方父母通过对男方(女方)的家庭、年龄、外貌、为人处事等情况进行了解后,认为“门当户对”,即可“允婚”——男女双方经过媒人的安排“见面”,让男女双方相互认识,相互介绍情况,联络感情。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机会增多,男女多自由恋爱,通过长时间的接触相互进行更层次的了解。

  订 婚

  订婚,也称为“换小字”,民间又叫“传柬”、“传帖”。传柬又分为“传小柬”和“传大柬”两个步骤,是旧时男女双方彻底落实婚姻的一种书面形式。

  “传小柬”是男方请人用红纸将男方的求亲之意写成小柬,内容是男方的生辰八字。女方接到传柬后写允柬,内容是女方的生辰八字。双方央人(多为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传小柬后,男方一般不准再悔婚,女方则可以对男方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如果不中意,允许悔婚,俗称“羞男不羞女”。女方的考察主要是男方的家产和男子的品行等(传小柬的风俗已经不见了)。

  “传大柬”比较隆重,男方的家长择吉日携带礼品带儿子到女方家赴宴,名为“会亲酒”,也称“见大面”。此风俗在聊城城乡仍有流行。

  看 日 子

  看日子也称“选日子”。就是男方挑选结婚的日子,并提出结婚时结亲、迎亲人属相的忌讳。择定良辰吉日后,男方便通知女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成婚的日子一般不会改变。之后,女方开始整理嫁妆,男方则收拾新房,准备嫁娶,亲友们也开始送喜礼。

  送 嫁 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去的衣服、家具以及其他用品。送嫁妆一般在结婚的前一天,20世纪90年代,聊城农村大部分在结婚当天的早晨送嫁妆。过去的嫁妆,一般全是女方准备,多是“两铺两盖(即两床褥子、两床被子)” 、桌椅(八仙桌或抽屉桌)、箱柜(板柜、立柜)、座钟、脸盆等。改革开放以来,嫁妆由女方自己操办的,也由男女双方共同操办的,并且种类繁多,从生活用具到现代化的彩电、空调、摩托车、冰箱、洗衣机等。送嫁妆时,女方的嫁妆全部上锁,男方要设酒款待,并封谢礼。同时,新郎还要为送嫁妆的人亲自斟酒,并说些客气话,以便尽快拿到嫁妆钥匙。

  迎 亲

  迎亲俗称“办喜事”。迎亲头一天,男方帖喜联、挂喜幛,新郎给近处的亲友长辈“行礼 ”。一般当天铺炕、填枕头,做好迎娶准备。

  迎亲这天,按既定时辰,男方排列仪仗,吹鼓手奏乐,用轿到女家迎娶。随着社会的进步,迎亲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用轿迎娶逐渐变为了马车、自行车、拖拉机、面包车,如今改成了轿车。但是不论是那种形式,有一种婚俗——“抱鸡”,一直没有变。娶亲时,女家选一男孩抱只母鸡(母鸡表示新娘为“吉人”),随迎新的人一同出发,前往送亲。迎亲时,男方则准备大红公鸡一只放在鸡笼里随迎亲队伍一起到女方家。女方出门时,则把母鸡、公鸡放在一个鸡笼里,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送到新郎家。这两只鸡不得杀掉,故称“长命鸡”。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