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岸边的民俗文化:聊城婚嫁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 作者:王雨萌 | 发布时间: 2022-11-29 | 790 次浏览 | 分享到:

  是日,新娘早起梳妆打扮,蒙上头红,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岳父母,例行“谢亲”等礼,然后新郎先上轿。新娘升轿离家时必洒泪而泣,以示依恋。

  拜 堂

  结亲的队伍来到男家村头和门首,鞭炮齐鸣。听到号声,男方要立刻出去迎接。花轿或彩车来到男家的门口时,迎亲人要点燃绑在草束的鞭炮绕新娘所乘花轿或彩车一周,称之 “燎轿”,传说可以驱除邪气与不祥。新娘下轿或下车前,由两个姑娘或年轻的少妇揭开轿帘或车蒙布,在鼓乐及鞭炮声中扶新人下轿,脚踏红毡至院内摆设的香案前,与新郎并立,举行拜天地之礼。

  拜天地是婚姻告成的重要标志。天地桌设在堂屋(北屋)门前,桌上放升或斗(升、斗都是装粮食的木制器具),装满高粱,盖上红纸;桌上点上两支红蜡烛;斗或升中插上一杆秤,以及其他物品。新郎、新娘女东男西(即男左女右)站在桌前的红毯上,随着司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的喊声,不断叩头。这时,鞭炮齐鸣,花纸、喜糖满天飞,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有的地方入洞房时,男家长辈在院子里撒大枣、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缝在被角内或装入枕头内),亦取谐音“早得贵子,并男女花着生”之意。

  闹 洞 房

  在新婚的晚上,亲友们在新房里和新娘说笑逗乐。闹洞房是每个婚礼上少不了的环节。从新娘进门开始一直闹到新婚夜半。聊城俗有“进门三天无大小”的说法,什么人都可以闹洞房,但是闹洞房的主要还是晚辈,尤其是弟侄辈为甚,他们围绕着新娘索烟要糖,说些俏皮话,造成一个快乐的氛围。

  喝交杯酒时的闹房,大家也一起逗新郎。闹洞房方式除了用言语表示外,还有“啃苹果”、“报户口”、“唱情歌”、“啃糖”等。新婚之夜,洞房之内的灯要长明不灭,新郎、新娘上床就寝时,与他们比较亲近的小叔、小侄们就在窗外悄悄的听房内的动静,谓之“听房”。新婚第一夜,有“新婚之夜不说话,将来孩子是哑巴”之类的说法。因此,新郎无话找话也要和新娘说上几句。新娘则起身开箱开柜,拿出点心和新郎共享。在外边听房的人,则从窗户外讨要点心,然后才各自散去。自此,新婚夫妇的洞房之夜才真正开始。

  回 门

  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拜见长辈和亲友,此谓“回门” (俗说“接三天”)。新娘回门时,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亲自接送。接三天回来,新娘拜见公婆及近族长辈,并祭告于祖祠或去祖茔祭奠,然后下厨房做饭。聊城一带除3天回门外,娘家人还要接6天、9天、12天等;同时还有“住对月”的风俗,即新婚后一个月,娘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几天,然后送回婆家。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