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弘扬黄河文化 人与水相和而歌
来源:陕西日报 | 作者:姬雯 | 发布时间: 2020-08-04 | 10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诗人李白这样歌颂黄河。在他的笔下,黄河之水一路奔流,向着大海咆哮而去。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塑造了两岸各式各样的地貌。同时,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文化之花,也在黄河岸边的土地上竞相开放。

大荔县古称同州,素有“三秦通衢”之称,是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在黄河边的大荔人千百年来与黄河休戚与共,受到黄河文化的持久影响,进而留下来了颇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大荔县围绕讲好“黄河故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组织拍摄了多部影视作品。今年将在大荔拍摄的电影《家在黄河边》由西安视变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中共大荔县委、大荔县人民政府出品,讲述的是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大荔县冬枣产业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家在黄河边上的大学生在外打拼,却难忘乡愁,进而在黄河边上谱写出一曲昂扬向上的奋斗之歌。

依托特色资源,推动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

7月28日,陕西大荔黄河文化影视文创基地揭牌,电影《家在黄河边》启动仪式暨“弘扬黄河文化 促进乡村振兴”论坛在陕西省大荔县举行。“我会去朝邑湖看那沙鸥点点,我会去岱祠岑楼登高望远,我有了黄河的性格,每一个微小的信念都有汇入大海的宏愿……”活动开场,配乐诗朗诵《家在黄河边》声情并茂,展现出大荔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自然景色。

“黄河及其支流洛河、渭河,在滋养大荔这片沃土和人民的同时,孕育了大荔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魏长城遗址、唐金龙高塔、宋岱祠岑楼、清丰图义仓凸显历史厚重,同州梆子、同朝皮影、渭北面花和朝邑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人文魅力……众多因黄河而兴的文化资源,为大荔提供了讲好‘黄河故事’的天然素材,也为陕西大荔黄河文化影视文创基地的揭牌奠定了基础。”活动现场,大荔县县长杜鑫说。

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陕西大荔黄河影视文创基地发展的有力支撑。基地建成后,将依托大荔独具特色的黄河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魅力,整合域内黄河、沙漠、湿地、农耕等文化元素,提供影视文化创作、拍摄、制作、服务、培训等相关服务。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文化产品,能极大提高拍摄地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去年《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带火了西安旅游业。根据马蜂窝旅游网发布的数据,《长安十二时辰》播出期间,西安的旅游热度上涨了22%。

为了更好发挥影视作品对大荔县当地旅游的带动作用,大荔县邀请电影《家在黄河边》的主创团队走进大荔,以电影的形式深度挖掘黄河文化、深情讲述大荔县与黄河的故事,全面展示大荔县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民俗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