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天下黄河富宁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作者:徐佳 | 发布时间: 2022-02-25 | 7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地人说,中宁枸杞之所以质量好,也得感谢黄河水,黄河沿着人工开凿的河渠进入地下灌溉系统,渗入泥土之中,上游河水中含有大量矿物质,使得中宁土质适合枸杞生长,滋养出无数的枸杞灌木丛。鲜红的枸杞,就是黄河赠予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红宝石”。

  “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清代诗人黄恩锡曾在此地做过五年知县,写下了大量与枸杞相关的诗词,可见,当时中宁枸杞价值昂贵,以至“千钱一斗”。然而由于种植技术等各种原因,以前的中宁并未因枸杞而富裕。直到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政策、技术、资金等不断扶植,中宁枸杞才真正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我在黄河岸边的一处枸杞园里驻足良久,这个村子1000多户人家,原本耕地3000余亩,八成耕地都种枸杞,又开垦了大片的荒滩地,号称“万亩枸杞园”。一颗小小的枸杞,从这里走出去,变成枸杞茶、枸杞菜、枸杞酒、枸杞酵素、枸杞原浆、枸杞饮料……拉起来一条长长的枸杞产业链条,带动村民致富和产业振兴。

  “我们生在黄河边,喝黄河水长大,也靠黄河水浇灌,才有了枸杞地。”园里的一位老人边抽旱烟,边与我闲聊了起来,“以前这些地方是风吹石头跑、春夏无绿草,来帮扶的干部,带着修了渠,整了地,才有了现在这么大的枸杞园。”他用手指了指远处,那里正在修建旅游观光基地,把采摘枸杞、观光休闲、民俗体验融为一体。老人高兴地念叨,“以后我儿子、女儿就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了。”

  在枸杞园,我还遇到一大群活泼开朗的孩子,叽叽喳喳,挎着竹篮,穿梭树下,娴熟地摘下一串串红彤彤的“红宝石”。对于这些黄河岸边的孩子来说,一年最快乐的日子或许就是暑假了,帮忙摘枸杞,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这些黄河儿女,从小就是这么亲近自然、热爱劳动、体贴家人。

  黄河边上,整洁的农家院、平整的水泥路、成片的枸杞园,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不由让人感慨,“天下黄河富宁夏”,那撑着羊皮筏子的大手,那摘下枸杞果实的小手,一代又一代,与黄河一起,生长不息。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