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共创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文化旅游是重要内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是中央的重要工作部署。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座谈会。会议明确提出,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积极发挥旅游在传播和弘扬黄河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体现黄河文化的旅游产品、精品线路和市场品牌;推动沿黄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这两个国民经济“幸福产业”。
高峡平湖、绝壁万仞的壮观景色,秦始皇陵、龙门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魅力,不同地区的民族民俗风情……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有着坚实基础。据统计,沿黄九省区拥有19处世界遗产、18处世界地质公园、4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9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5个5A级景区、8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1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78个自驾车房车营地。此次会议强调,要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推动大众旅游深入发展、把黄河文化融入旅游品牌建设。
“黄河文化旅游带是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进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表示,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品牌带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精品线路和标志性旅游目的地;要坚持以产品供给为主导,强化项目拉动,着力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增强后劲动能。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以“生态固本、文化铸魂、产业增效、人民致富”为目标,推动黄河文化旅游成为展示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构筑可体验、可消费的融合发展业态场景,构筑黄河旅游绿水青山的生态背景,营造发展成果主客共享的生活美景,实现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愿景。
“黄河文化旅游带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生活质量处副处长刘烨表示,要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做好产品体系建设、品牌建设,畅通市场要素,实现消费转型升级,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黄河文化旅游带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都要服务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这一目标。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规划引领,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做好项目谋划,依托精华资源,配套精准政策和管理运营机制,建设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