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西夏王陵
来源:百度百科 | 作者:博雅文化旅游网 | 发布时间: 2021-03-01 | 21245 次浏览 | 分享到: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泰陵是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历经千年,地面建筑虽遭严重破坏,但陵园的阙台、陵台基本完好,陵城神墙、门阙、角台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整座陵园从南到北的遗存有: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阙台:位于陵园南端,于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东西相距离20米,由黄土筑成。阙台正方形,边长8米,高7米,上部内收,顶部有一小台基,其上散有残砖瓦,推测为原有建筑。阙台是低龄区别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碑亭: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阙台北34米,东西两碑亭相距80米。1987年考古工作者正是发掘东碑亭,台基呈圆角方形,四壁呈三级台阶式。台基地边长21.5米,顶边长15.5米,高2.35米。四壁台阶以绳纹砖包砌,石灰勾缝,局部砖尚存。有三个人像碑座出土(应为四座,存三毁一);还出土有西夏文残碑360块,残片文字最多的仅5字;还有瓷、铜、铁碎片及泥塑残块等。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月城:位于碑亭北,呈东西长方形,东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占地约10亩,北与陵城南墙相贴。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墙正中有门,石道两侧有石像生基址。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陵城:四面城墙(俗称神墙)环绕,呈南北长方形,南北向距180米,东西相距160米。城墙墙基宽3米,用黄土分段夯筑,各段基如须弥座状,故又称须弥座式神墙。陵城四周城墙正中辟门为门阙,门址宽约12米,每个门阙由三个圆锥形夯土基座组成,从地面散布的瓦片、脊饰残件推测,曾建有门楼。城墙四角各有角台,角台有砖瓦残存。在南神门内约25米偏西处,有一用黄土垫实的台基,直径20米,高0.7米,其上建筑无存,周围地面残存大量青砖灰瓦及琉璃构件,此为献殿。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陵台:陵园北高矗立约20米的一个塔状凌锥形夯土台,用黄土密实夯筑而成,八面七级,夯土台有椽洞。陵台周围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当、滴水等建筑物残块。献殿与陵台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形似鱼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长50米,北端为一盗坑,直径20米,深约5米。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