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如何守护黄河文化,让黄河文明绽放璀璨光芒?
来源:https://www.sohu.com/a/398471844_99967883 | 作者:韩城发布 | 发布时间: 2022-05-23 | 2181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陪同特朗普及夫人梅拉尼娅参观故宫博物院。

谈起古代文明的历史时,习近平向特朗普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他说: “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

这一句话,获得了无数网友点赞。有人说,主席一句话,令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最早的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创造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史、哲等精神文明成果……

领导人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恒河流域的古印度,均出现了文明的“断流”。

唯有中国的黄河文明,一脉相传,从未断流。

“原汁原味”的黄河文化在哪里?

文脉不绝,国运必昌。

黄河文化呈现的绵延赓续、历久弥新,是彰显中华文化旺盛生机的源头。黄河文化不仅形成了系统的原生谱系,并且在几千年间,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却始终保持强大的修复能力,延续至今。

黄河文化蕴含的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重要动力。九曲黄河,奔腾向前,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从大禹治水到汉武帝“瓠子堵口”,从潘季驯“束水攻沙”,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成长史、奋斗史。

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与黄河水患搏斗的历史中炼就,黄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也正因如此,在民族危亡之际,《黄河大合唱》才能从延安窑洞传遍中国,“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成为时代最强音。

去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着眼“千秋大计”,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沿黄九省(区),黄河流经大大小小的城市,养育了一代代人民。几千年来,在黄河的哺育和滋养下,不同的城市成长发展出不同的黄河文化,沉淀出各具特色的城市气质,留下许许多多文化遗迹。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古老的黄河文化遗迹已经破损甚至消亡,从文化和遗迹保护的结果看,有的城市做得比较好,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文化遗存,比如陕西韩城。

黄河“几”字型在陕西和山西境内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在南北向的黄河西岸,韩城沿岸而建。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