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十四五规划推出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到底是个啥?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 作者:杨涛 | 发布时间: 2021-04-04 | 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四五”规划中用了较多篇幅谈及文化产业,其中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之“旅游目的地质量提升”部分中提及,要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这一产业概念以较快的速度正式成为庄严的国家意志。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黄河文化旅游带有哪些新内涵、未来将如何发展等问题,值得关注。

       最近几年,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等概念逐渐广为人知,而文化旅游带和这些概念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国家公园一般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其具有清晰的边界。国家公园以自然区域为主,兼顾人文遗产,它的覆盖范围比之前的风景区要大得多。自2015年开始推进试点以来,我国已建成10个国家公园试点区。


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提出时间更晚一些。


——2017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2019年12月5日,中办、国办又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这三个国家公园的相关事宜。


——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这一决议在今年经人大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中得到确认,至此形成了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格局。


目前,由于长城、大运河、长征三个公园起步略早,因此建设已经卓有成效,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尚处于规划与建设初期阶段。

我们可以从这样简单理解风景区、国家公园、旅游带之间的区别:

风景区、文化遗产的覆盖区域较小,在一个小比例尺全国地图上往往显示为一个点;

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是以公园的标准建立的一个区域,一般面积较大,在地图上显示为一小片;

旅游带则如其名所指,是一个比较长的、连贯的带状区域,它串起了相关的一个个点与小区域,覆盖的区域显然要更大一些。

这几者在空间上往往会有所重合。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