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2022云上宁夏文学周】《黄河文学》创刊三十周年见面会
来源:宁夏文艺网 | 作者:耀山 郭文斌 闻玉霞 | 发布时间: 2023-04-04 | 388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文学》简介: 

  1992年,在银川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银川市唯一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杂志《黄河文学》创刊,自此,见证和记录了新时期宁夏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三十年来,《黄河文学》扎根黄河文化,书写时代故事,以近万篇、五千余万字的积累,凝聚八千余位作者的辛劳创造,发展成为银川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黄河文学》创刊以来,挖掘、刊载的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等全国性选刊选载;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等编辑出版的各种年度选本;进入年度中国文学作品最新排行榜等各种榜单;获得首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奖、中宣部“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等全国性奖项,其中中宣部“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实现了宁夏地区该奖项“零”的突破。 

  近年来,作为一本地方性纯文学刊物,《黄河文学》坚持挖掘和培养本土作家,为繁荣地方文学艺术事业提供展示的平台和窗口。 

  20221210日上午,云上宁夏文学周系列活动之——“《黄河文学》创刊三十周年见面会”在银川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见面会上,《黄河文学》首任主编高耀山、第二任主编郭文斌和现任主编闻玉霞三代主编同台,讲述了一本杂志从创刊到成为城市文化名片的过往,他们共同回顾了刊物的发展历程、大事记,以及《黄河文学》三代主编传承的文学精神,并提出刊物未来的发展规划。 

     

《黄河文学》创刊三十周年见面会   

   帅:古人说“三十而立”,对期刊的生命周期而言,三十岁也一定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它的源头。请问高耀山老师,当初怎么想到给刊物起名为《黄河文学》的? 

  高耀山:当时征集到一些名字,圈内人也提了很多名字,比如“塞上文学”“贺兰山”等,最后选定用“黄河文学”。一来黄河是母亲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黄河文化底蕴深厚,黄河文化说不尽。第二,银川在黄河之滨。一个刊物的名称就是一张城市名片,当时办刊的出发点就是立足宁夏,立足银川,面向全国,名字就要叫得响亮一些、大气一些。 

   帅:从创刊之初到今天,《黄河文学》有一个不变的栏目“寄语黄河”,从创刊到现在吸引了二百多位学者、名家、评论家为它题词。当初创办这个栏目也是您的想法吗? 

  高耀山:是的。当时的想法是,刊物的名字有了,除了文章以外,这个刊物每一页都要拿出“实货”吸引读者。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好多刊物封二、封三、封底上都是广告,我们因为是财政拨款所以就不上广告,那么封二弄个什么呢?想来想去,要跟刊物名字“黄河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吧,这就定了“名家风采”,请全国的著名作家、诗人题字,因为题字比约他们的稿子稍微容易一点。没想到现在这个栏目办到了现在这么高的层次,也许是路子给探对了吧。一路走来,这个栏目确实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份丰富的文学档案,一些老作家、大作家,比如姚雪垠、马烽等都在上面,现在想返回来补上这一课,那就太难太难了。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