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五岩山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 作者:博雅文化旅游网 | 发布时间: 2023-07-27 | 50 次浏览 | 分享到:
五岩山
五岩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五岩山,又名苏门山,位于市中心西北10公里,为牟山一余脉。因山有五谷五峰,故曰五岩。山势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1.5公里,群峰环绕,岩石峥嵘,至高点海拔574.9米。

五岩山古有两观一寺,南为五岩寺,北为栖霞观,下为葆光观,是佛教道教圣地,均焚于战火。现当地百姓自发在原址复建,成为周围市县群众的游览胜地。

山谷尽处绝壁之上有孙真人(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逊)洞。洞内有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刻造孙真人像石座,今又塑其像于上。洞顶侧有宋崇宁元年(公元11O2年)石刻题字、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摩崖一方等。进洞10米处有一溶洞,大如室,顶高数丈,洞顶钟乳石似虎似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洞壁细水渗流,呈点点小泉,被视为神水医治百病。洞尽头有一桃形巨石,晶莹剔透。

山谷北侧绝壁上,有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公元542年)至武定七年(公元549年)依山而凿之石窟,其窟龛、造像、0狮子、题记等,体现了南北朝晚期艺术造像风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姬家山乡,不到五岩山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去看看,那可是件很可惜的事。药王孙思邈和他隐居的“药王洞”,不仅是当地人最津津乐道的事,也深深的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

五岩山因山有五谷,突起五峰而得名。然而五岩山的扬名,却不仅仅因为这里秀美的风景,更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据史书记载,隋末唐初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曾隐居此地,采药炼丹,著书立说,在当地留下了许多美好故事和人文佳话,至今还有30多处药王遗迹遗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

进入五岩山山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孙思邈的一尊石像,仙然飘逸迎客来。遥遥望去,药王殿于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在半山腰傲然挺立,彰显着神秘、神奇。山路陡峭,从山底盘旋而上,峰回路转处,总能引得人们一声惊呼,如放映的风光幻影片,不同美景一一跳跃眼前。置身其中,令人心胸开阔,好不惬意。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当地政府对五岩山风景区进行了重新修建,药王殿气势宏伟。石雕百虎像,个个栩栩如生,虎虎生威,100个老虎100种形态。石刻百草图,将100种草药的用途作了简单的介绍,叫人看了,增长对草药的了解和认识。还有这个刚刚修建而成的百步阶,又叫百步套,共有101阶台阶。

五岩山风景区管理人员:“根据孙思邈活101岁修的这个台阶。”

拾阶而上,五岩山至高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

“药王洞”所在,传为当年孙思邈隐居时栖身之所。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著有医药典籍《千金方》、《千金翼方》等,流传后世。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