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R ARRIVAL!
我的老家在黄河岸边,随着黄河滩区搬迁,老家老屋拆除了,其实老屋不老,老去的只是一些流逝的岁月,不变的却是对老屋永久的情怀。对于老屋来说,它不仅仅代表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少年时光的留恋,更多的还是一种对往昔岁月的珍惜和对已经去世老人的回忆。
屈指算来,我离开农村老家的时间42年多了,并没有像那些年少漂泊离家乡很远的地方谋生的人,待到白发苍苍时才回到故乡的人一样,只是在县城工作,我是年年回老家祭扫先人。对家乡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但是,作为一个始终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对家乡有着无比的向往和留恋。因为我在农村长大,家乡山水养育了我,勤劳朴实的家乡父老乡亲和我的亲人一样可亲可爱。
八十年代我把父母的搬迁到县城居住,离开昔日居住的老屋,老屋长期没有人居住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活力,渐渐变得一片草棘,冷冷清清。房子慢慢就坏了。随着父母去世,就没有再回到过老房子,记得十几年前,出发回到了老家孝里。盛夏的中午,我顺便回到了思念已久的老屋。
由于年久失修,屋子一部分坍塌毁坏。恍然间就要离开老屋了。来时本是带着激动和渴望的心情,末了真正要告别时,早已泪流满面。打开背包,拿出准备好的相机,从多个角度拍下我最割舍不下的老家房屋的身影,便噙着泪离开了熟悉的乡路。走在村庄的小路上已是黄昏时分,到处可见村子里炊烟袅袅,却不见了往日里最要好的邻人和朋友。一路上一阵阵凄凉之感让我内心无法平静,是一种重归后的激动,还是一种离别前的伤感?总之是涩涩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只要天稍一黑,村子里便有好多的小伙伴聚在我家院子里,不是耍琉璃球弹子、玩烟盒,就是弹杏核、看连环画书;夏季晚上捉土元、逮金蝉(知了龟)。最终在父母的吆喝声和彼此的追赶中,才恋恋不舍回家。
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这份感情。老家,最初我以为自己仅仅是欣赏它的朴实和自然,但是,那种微妙的感觉一点一点浸入我的心,不知不觉中早已凝成了淡不去,抹不掉的深深眷恋。老家有很多带有黄河岸边独有的文化印记,特别是饮食风俗文化非常讲究,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也毫不马虎敷衍。特别是春节年三十祭祀(请去世先人过年)都有着严格的仪式和程序,至今延续。
自古至今,饮食文化一直为百姓们尊崇,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这是老祖宗的讲究和规矩。自古代起,黄河岸边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餐桌礼仪制度,并不断发扬传承,使得餐桌礼仪为后世延续,也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作为彰显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餐桌这一形象,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有很多功能,上至宴请王公大臣、招待外宾、贸易往来、谈生意等,下至百姓接待亲朋好友、家庭聚餐等,这其中当然就包括各种各样的礼仪和规范。
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给家里的长辈座,老人没坐下之前不能动筷子,吃饭不要发出声音,筷子不能长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这些用餐规矩至今都还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并且还会不断的传承发扬下去。由于黄河文化的传承,有些风俗传统至今流传,这只是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童年,老家给了我享之不尽的快乐时光。少年时候割草、砸石子、拾粪、耧柴火,中学毕业后参加生产队劳动三年;老家给了我无法忘却的峥嵘岁月。因为这里是我的根。我沉重的脚步,走在曾给过我无数乐趣和梦想的道路上,已经再也无法找到记忆中的感觉。
新世纪以来,黄河小浪底工程全面竣工,黄河水实现了可控可调。近些年来通过实施调水调沙,即利用小浪底开闸放水的激流,将河底泥沙冲刷入海,河床一度下降,黄河“地上悬河”之安全隐患逐年消退。为彻底消除黄河洪水带来的隐患,家乡进行了搬迁。滩区人民的“安居梦”、“幸福梦”和“小康梦”在大峰山下变成现实……
千百年来,黄河多次泛滥成灾,老家父老乡亲饱受艰辛,居住难、生活难、出行难、生产难。远离洪灾、摆脱贫困、实现富裕是滩区人民的希望所在;搬离房屋简陋、沟壑纵横、街巷崎岖的旧村居,住进生态宜居、美丽漂亮、功能完备的新社区是滩区人民的梦想所在。
一幅壮美的安居蓝图得以实现:黄河滩区群众迁建,离开旧村庄,搬进绿树成荫、道路硬化、四通八达,带有电梯楼房;学校、卫生室、超市、图书室以及其它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现代生活气息浓郁;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各类基础管网健全,功能完备,有山有水的新社区。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根源性、灵魂性、包容性、忠诚性、原创性、可持续性特质,这些特质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以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认真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以具体行动激励全社会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好的包容性合作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谱写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随着长清沿黄近百个村庄的搬迁和撤村并村,也许有些历史遗存将会永远消失。因此,探寻、挖掘、记录这一段令人爱恨交集的历史遗迹,留住这最后的一抹余晖,永远记住乡愁、永远不忘乡情,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合作电话:15809657998 (刘兴国)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蔡桥新村26号楼12号营业房
·版权所有: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微电影、宣传片、专题片;
·影视广告、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
·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服务;
·动画动漫制作;
·影视策划服务;
·大型活动策划执行;
·各大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服务;
(网易、新浪、腾讯等);
·会议会展跟拍记录服务;
·广告、宣传册设计、制作、印刷服务。
黄河文化数字平台
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