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武山水帘洞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 作者:博雅文化旅游网 | 发布时间: 2023-09-12 | 322 次浏览 | 分享到:

武山水帘洞外的武山水帘洞石窟豁然呈现眼前。“群峰叠嶂疑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鲁班峡山谷旧称木林峡,属第三纪造山运动中形成的红砂岩丹霞地貌,群山环抱,石峰巍峨,宝刹古寺深藏石缝山谷间。

五台

水帘洞石窟始建于1450多年前的十六国后秦时期,经北魏、北周及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增建和重修,形成七寺(显圣寺、拉梢寺、千佛寺、粉团寺、砖瓦寺、硬山寺、观音寺)五台(清净台、莲花台、说法台、钟楼台、鸣古台)之规模,现存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寺四个单元。拉梢寺气势雄伟、古朴壮观,因有我国和亚洲之最的、高40多米的摩崖高浮雕大佛造像而闻名于世,又称大佛崖。据传,建寺时自崖脚积木至巅,功毕逐次拆木而下,故名拉梢寺。水帘洞居峡谷南岸,是石窟中心地带,山体像朵含苞初放的莲花,瓣纹清晰可见,每当雨季,瀑布自山巅直泻而下,状若水帘而得名。洞内寺院殿宇分上中下三台而建,上有菩萨殿、老君阁,中为四圣公的五公菩萨楼,下为圣母殿、三霄殿、药王殿等,其上层楼内塑有大势至菩萨,当地民间有关于麻线娘娘的美丽传说就源于此。洞东壁遗存136平方米的壁画是北魏开创,经隋、唐、五代、宋、元多次复绘。

水帘洞壁画

正中大佛头顶飞天,手捧供物,临风飞舞,形态奔放,是水帘洞壁画中最具有时代性的早期优秀原作。千佛洞因壁塑千佛而得名,壁绘崖面500多平方米。洞内壁画多为吴带当风盛行时期的中唐及五代作品,亦有典型的北周双飞天壁画,因避光作画,至今色泽鲜艳,线条流畅,给人以满壁风动之感。显圣寺为一天然崖窟,现存北周壁画25平方米,窟壁及四周还有打子洞、圣贤壁、马鞍石和仙人张果-驴吃草处等民俗景点。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