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六大体系助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来源:中国旅游报 | 作者:秦立玲 | 发布时间: 2021-11-09 | 317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流域九省区应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既要树立“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又要有种好“责任田”的使命担当;既要加强区域横向协同创新,又要加强上下纵向联动。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途径。实现黄河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协调发展,是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黄河流域九省区要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共同体为目标,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创新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既要树立“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又要有种好“责任田”的使命担当;既要加强区域横向协同创新,又要加强上下纵向联动。

  一、构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夯实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内生力

  (一)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一要摸清黄河文化遗产家底,适当改扩建和新建一批黄河文化博物馆,系统展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二要加强濒危遗产的抢救性保护,打造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三要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整体性连片保护,防止推倒重来的建设性破坏。四要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九省区联动,共同申报黄河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二)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区域性互动。一是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系统阐发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建立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黄河文化体系。二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综合保护和展示体系。三是整合中华人文始祖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共同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三)加强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建设。一是组织开展黄河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数字资源采集,加快推进互联网体验平台建设。二是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各类文化资源和遗存的数字化保护和活态展示。三是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丰富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实现黄河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信息共建共享。

  二、完善文化旅游规划体系,加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统领力

  (一)做好空间规划布局,实施重点突破。一要发挥上游自然景观多样、生态风光原始、民族文化多彩、地域特色鲜明等优势,着力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二要依托中游古都、古城、古迹等丰富人文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和农耕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三要发挥下游泰山、孔庙等世界文化遗产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二)实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确保落到实处。一要从国家、黄河流域、省区、市县等多个层面,重点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步伐。二要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带动、区域联动,合力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步伐。三要通过黄河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生态治理,一体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步伐。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