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六大体系助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来源:中国旅游报 | 作者:秦立玲 | 发布时间: 2021-11-09 | 3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休闲体验示范区。一是打造一批黄河文化传承创新、传统水工技术传承、民俗活动及传统工艺制作等研学示范基地。二是打造一批传统农耕文化、传统游牧文化体验示范区。三是打造一批黄河文化+康养休闲体验中心。

  五、健全文化旅游保障体系,强化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支撑力

  (一)建立健全文旅融合发展协调机制。一是发起成立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九省区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权威协调机构,统筹谋划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发展定位、发展重点、总体形象、空间范围等。二是建立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推动黄河沿线文化旅游产业的区域联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三是加强九省区联合监督管理,协调解决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矛盾和纠纷。

  (二)建立健全区域文化旅游资金保障机制。一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设立黄河流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专项基金。二要加强国有资本引导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文旅融合发展投融资机制。三要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有效解决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资金投入点多面广、项目资金供需失衡等突出问题。

  (三)建立健全区域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一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鼓励和吸引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到黄河流域九省区工作。二要强化造血功能,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文物修复、非物质文化传承、文化创意、艺术表演、文化旅游高层管理等专业人才。三要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及文化旅游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六、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扩大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影响力

  (一)突出“中华源·黄河魂”主题。一要统筹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整体开发和培育,集中展示真实、立体、发展的黄河流域新形象。二要统一黄河文化旅游IP设计,共同塑造黄河文化旅游国际品牌。三要突出黄河流域的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地位,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根”“源”“魂”特征。

  (二)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地标体系。一要着力打造一批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将黄河流域的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套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有机串联起来。二要着力打造一批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突出彰显黄河古都新城的时代风貌。三要着力打造涵盖黄河流域地标体系的大观园,集中展现黄河文化旅游独特魅力。

  (三)扩大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一是运用“互联网+”以及智能化传播手段和精准营销方式,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新载体和新手段。二是坚持线上宣传和线下推介相结合,不断增强“中华母亲河”的美誉度。三是着力打造具有黄河文化旅游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