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 作者:博雅文化旅游网 | 发布时间: 2023-09-20 | 434 次浏览 | 分享到:

天恩寺香火极盛,善男信女,终日不绝。据说,康熙皇帝出巡途经景福山时,曾有“景福佛事之昌,镇人之功德”的口谕,赞誉镇原人礼尚贤德,可风千古。天恩寺会首刘某朝拜景福山时,与山主回守存叙及康熙巡幸景福,恩泽寺荣。刘某觉得他喜沾皇恩,返乡后在上刘村成立“瑞会”(瑞临福至之意),组织半副銮驾,仿天子起驾的开道锣,大帅旗,长铜号,玉鼓,绞云板、钹、三星铛,笛、管、笙、箫、乐工鼓手,兵甲旗帜列队,龙凤五色旗三十二面,擎旗执事百人,拥戴一顶锦绣黄缎华盖,吹打清宫曲调,于四月八庙会期间从上刘村出发,经平泉街道,不断有人参加进来,逐渐将仪仗队添加成数里长的人流,浩浩荡荡,涌往天恩寺。队列整齐,行进有序。寺内各殿香烟缭绕,鼓乐喧天,阴阳道士诵经,会首敲磬鸣钟,仪仗游客顶礼叩拜。这个堂皇的仪典,每三年朝拜景福山一次。

传说,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诞辰,届时,天恩寺每年都要举办为期四天的庙会,演戏诵经,烧香拜佛,祈求佛祖消灾赦罪,降福人间,从而相沿成习,成为一处极为盛行的香社宗教崇拜活动场所,庙会长盛不衰。民国年间,愈演愈盛,朝山敬神的游人,不仅来自邻近县区,也有来自陕西、河南、山西、宁夏、四川的。会期,寺院周围百余亩地汇成一片人海,茶炉、酒肆、饭馆、摊贩、小吃,沿山就势,搭棚设帐;店铺、商行、字号招牌遍布山坳,百货商品琳琅满目,农用山货比比皆是,苏杭锦缎,绫罗细软,竹藤纺织,秦布纱棉,川药山货,玉石雕品陶瓷器皿,金银手饰,书画典籍,文房四宝,应有尽有,交易活跃,税收可观,群众也从中得到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演变为物资交流会,会期仍沿袭古例,四月八日起会,时间由4天逐年递增到10天,15天,20天,会址移至平泉街道。六十年代以后,庙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吸引了远至河北、湖广的客商,上市物资繁多,尤以山货、农具、家畜最为热销,为人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调剂余缺的重要作用。进入八十年代后,商品交流更趋活跃,市场贸易进一步繁荣。大会邀请名剧团、名演员助兴,并有秦、陇、豫、晋、川大型马戏杂技以及电影、游艺、杂耍,布满三街四巷。每年上市各类家畜万余头,来自六省、区几十个县市的商业、供销部门的店、铺、饭馆、酒家及个体小吃摊贩达700多家,平泉镇机关单位及附近5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2300个农户设床开店。庙会为人们提供了买卖赚钱、售出购进的经济活动的良机,使那些具有经济头脑、生意眼光的人有了用武之地,更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的机会。

古刹天恩寺由盛而衰而毁,毁而又建,圆了八山人多年来的梦。这座寺原本就是为了引导人心向善,有所寄托而重建的。今天古迹重现,古物复归,他们保存下来的不仅仅是几件原寺古董,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寺观庙会文化和民族意识传统,这些正是需要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