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宁夏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盛,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783932213310135&wfr=spider&for=pc | 作者:宁夏日报 | 发布时间: 2021-05-26 | 28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和电影业再度繁荣,大众的兴趣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一辆辆经过改装的“文化大篷车”开始奔驰在乡间的田野上。因为老百姓需要,在文艺创作中,王志洪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坚守到突围,从突围到创新,在“文化大篷车”的车厢里,他们用一部部走进群众心坎里的文艺精品“赢回观众”。

1984年至今,宁夏话剧团“文化大篷车”已更新至第四代。37年来,这辆文化“大篷车”行驶百万公里,流动演出超过8000场,足迹遍及宁夏各乡镇,广大群众通过“文化大篷车”享受到了不一样的精神食粮。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大篷车”的引领下,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实开展文艺创作,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2018年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西海固地区的“80后”女作家马金莲,以短篇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摘得桂冠。在她之前,同样从西海固走出来的石舒清和郭文斌,分别荣获第二届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2019年6月2日,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创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摘得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造了近10年来我区文艺创作的新高峰。这是继2013年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我区参选的剧目又获殊荣。

近年来,我区还陆续推出了广播剧《闽宁镇》、电视纪录片《守望家风》《萧关内外》等文艺精品。其中,《闽宁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七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特别奖。作家季栋梁创作的长篇小说《锦绣记》入选“中国有声”——70年70部优秀有声阅读文学作品。根据作家石舒清小说《表弟》改编的电影《红花绿叶》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印度电影节银麻雀奖。根据作家漠月的短篇小说《放羊的女人》改编的电影《白云之下》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2019年全区广场舞大赛暨集中展演,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我和我的祖国”文化新生活全国广场舞展演示范活动,成为全国6个示范点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省区。(记者 王 刚)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