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一曲“大河颂”,邀您共赏中国现代美术中的黄河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647317768272374&wfr=spider&for=pc | 作者:百家号 人美remmei | 发布时间: 2024-01-24 | 35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世纪80年代,文化寻根的发酵拓展了黄河美术的新维度。中国文化的根脉从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中得到重新发现,同时,黄河本身的美也得到探索。

《黄河大合唱》在21世纪成为革命历史题材,进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具体创作由詹建俊、叶南承担。2009年,创作团队以三联画的形式完成作品创作,命名为《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黄河组画分别描绘了《黄河在咆哮》(中)、《黄河怨》(左)和《黄河愤》(右)。

2009年 詹建俊 叶南 《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280cm×435cm 332cm×285cm 280cm×435cm 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09年 詹建俊 叶南 《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局部) 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202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重磅推出《大河颂——中国现代美术中的黄河》一书,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吴雪杉。书中选取了20件(组)经典美术作品(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通过图像的个案分析串联起一部黄河的现代视觉发展史。通过解读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创作的黄河美术作品,讨论它们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艺术形式背后镌刻的价值观与文化理念,可为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以及黄河的视觉文化史提供一个视觉的佐证。

《大河颂——中国现代美术中的黄河》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