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之花在这里绽放
来源:山东党史 | 作者:孔凡振 | 发布时间: 2024-03-15 | 781 次浏览 | 分享到:

1942年8月初,刘少奇由华中新四军驻地前往延安,路过湖西,途经金乡时,县大队副大队长周冠五等负责接送,在东明乡韩庄吃过晚饭,晚9点到刘楼村北,由县大队一名连长为向导送往巨南地区。9月,湖西地委贯彻落实刘少奇路经湖西地区时所作的关于减租减息、群众运动和大力发展抗日武装等指示,为战胜严重困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黄河见证了干部摇篮在这里成长。金乡一中的前身——冀鲁豫边区第二中学,又称湖西中学,创办于1940年秋,是一所迁徙辗转苏鲁豫皖边沿地区的革命游击式中学。她历经9年极端艰苦岁月,为党和人民培育了近千名德才兼备的党政军干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应有的贡献。

1940年秋,中共湖西地委派专员李贞乾到单县东部的赵新庄,召开了湖西地区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共同商议,准备筹建一所中学。同年12月,在单县东时集正式建校,因地处微山湖西,故取名湖西中学。1941年3月,在单县东北的石坡楼村举行开学典礼。按建校时间先后,被统一定名为冀鲁豫边区第二中学。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培养革命干部为目的,为党政军各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夺取抗战的胜利。为此,始终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办学楷模,并派刚从延安抗大毕业的郭怀信、张学清、王晓天3人来校工作。李贞乾兼任首任校长。1941年3月以后,金乡人杨经元一直担任校长。从创建开始,学校就没有固定的校址,在丰、单、金、鱼四县交界处的农村辗转流动。此后学校地址在黄河两岸屡次变迁。1943年8月,形势趋于紧张,湖西地委指示学校转移到定陶、菏泽一带与那里的冀鲁豫边区第三中学联合,称为冀鲁豫地区第二三联中。1944年6月,由于形势好转,二三联中原二中师生奉命返回湖西。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地委指示二中先后建立了二分校(苏北中学)和三分校(砀山中学)。为了便于管理两分校,分别于1945年3月和7月在丰县大刘集和单东平岗集与校本部合并。1945年11月,学校奉命移驻鱼台县城。

1946年初,地委决定学校从鱼台迁至金乡县城。1946年9月,形势再度恶化,学校奉命从金乡城出发向西北方向撤退。1948年6月初,学校从聊城吕超凡村迁移到阳谷和七中合并为第二中学。1949年8月,杨经元校长带领原冀鲁豫边区第二中学的大部分职工和学生从阳谷回到金乡县城,被命名为“金乡中学”(金乡一中)。


三、黄河见证了战略反攻在这里揭幕。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强渡黄河天险,随即发起鲁西南战役。自7月2日至28日,首克郓城、力拔定陶、再捷六营、血战羊山,取得歼敌5.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其中羊山集战斗是最后一次也是最惨烈的战斗,共歼敌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