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273609687382510&wfr=spider&for=pc | 作者:中共水利部党组 | 发布时间: 2022-02-20 | 698 次浏览 | 分享到:



但也要看到,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特性并未根本改变,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尚不健全,下游防洪短板突出,洪水预见期短、威胁大;游荡性河势和“地上悬河”形势严峻,洪水风险依然是黄河流域的最大威胁。必须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的使命要求,迅速查漏补缺,构筑保障沿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固防线。



补好水旱灾害预警监测短板。强化对水文、气象等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黄河,强化物理黄河与数字孪生黄河之间的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和深度融合,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补好洪水灾害防御基础设施短板。健全“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工程格局,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和水沙调控体系。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径流调节和洪水泥沙控制能力。优化沿黄蓄滞洪区建设布局,规范蓄滞洪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升分滞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严格保护城市生态空间、泄洪通道等“韧性”空间。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和中小河流防洪体系建设,联防联控突发性暴雨洪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针对“水资源短缺”这个最大矛盾,着力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要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调水调沙是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干支流水库对进入下游的水沙过程进行调控,塑造相对协调的水沙关系,减少水库河道淤积。图为2021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实施黄河汛前调水调沙。



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1972年至1999年,由于流域来水减少而用水增多,黄河有22年出现河干断流,给沿岸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实施一系列治理措施,流域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入渤海水量年均增加约10%,特别是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后,黄河已实现连续22年不断流,为世界江河保护治理提供了“中国范例”。



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我们坚决落实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要求,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对流域13个地表水超载地市、62个地下水超载县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强化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强取用水动态监管,黄河流域取用水行为进一步规范。研究完善节水考核指标体系,沿黄已有7个省区将节水纳入地方政府绩效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448个县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据统计,2020年黄河流域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亩均灌溉用水量分别较2019年下降3.4%、9.3%和8.8%。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