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似一把利剑,劈开了坚硬如铁的牛首山,穿越10公里长的悬崖陡壁,形成了青铜峡黄河旅游风景区的别样景观。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在黄河流域一带,衍生了多种文明。追溯至夏商周秦唐汉时期,黄河流域一带的民间艺术变化繁多,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俗语中将民间艺术比喻为活化石,借鉴了活化石可以千年万年延续保存的意义,隐喻民间艺术可以适应现代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留存并发挥价值。
多种民俗艺术历经千百年传承,至今犹鲜活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它们就像五彩缤纷的宝石,散布在古老大地上,熠熠生辉。在《黄河十四走》-书中,对于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形式做了生动详细的介绍,不仅有安塞的腰鼓,镌刻着汉代画像的石头,民间剪纸、雕塑、泥画等技艺,该书中还涵盖了当下优秀的民间艺人,比如刘兰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对不同的民间艺术风格、民俗民风、文化内涵等做了生动的讲解。该书中还留存了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珍贵的图文资料。
1980年代,在杨先让的呼吁下,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正式成立。彼时中国,改革开放加速着社会转型的脚步,也让很多民间文艺在无所适从中逐步衰落。1986年至1989年,杨先让一行人先后14次踏足黄河流域开展民间艺术考察,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区),从黄河上游一直搜寻到黄河入海口。其间,拍摄照片数千幅,整理文字20多万。1993年,台湾汉声杂志社将其集结出版。《黄河十四走》-这本双脚走出的中国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百科全书”,以朴实真切的文字、生动鲜活的图片,充分展现了黄河流域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深切感受黄河流域的优秀民间艺术,感叹先人的智慧与独特的思想,记录下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民艺得以传唱至今。
杨先让回忆道:“那时候交通没现在这么方便,只能雇一个摩托三轮,在黄土高原上一路‘突突突,下车的时候我们都成了‘出土文物”。黄永玉被震惊了:“《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粱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在陕北黄土高原,他们遭遇一场传统的“结发婚礼”,新人被送入洞房后真的是要将头发结在一起的;在陕西宝鸡,他们发现一种绣工精巧的“人鱼绣片”,是生殖崇拜的一种象征;在宁夏固原县一处正在施工的土堆上,他们竟能一脚踢出一面完整无缺的秦汉兽面瓦。
·合作电话:15809657998 (刘兴国)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蔡桥新村26号楼12号营业房
·版权所有: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微电影、宣传片、专题片;
·影视广告、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
·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服务;
·动画动漫制作;
·影视策划服务;
·大型活动策划执行;
·各大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服务;
(网易、新浪、腾讯等);
·会议会展跟拍记录服务;
·广告、宣传册设计、制作、印刷服务。
黄河文化数字平台
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