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菏泽,闻名遐迩的牡丹之乡,这个地处山东最西边的地方,黄河从这里流过。它因黄河泥沙冲击形成的肥田沃土而兴,也因黄河水的一次次泛滥而陷入贫穷。 如今,它如凤凰涅槃,旧貌变新颜,城乡处处新。
说不尽的家乡事,诉不尽的黄河情。
黄河,从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黄淮海大平原,千里迢迢驶入渤海。她这一路走来,全程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历经九曲十八弯,欢腾奔放,犹如一首古老的歌谣,传唱至今。
黄河,亦被称为“母亲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一个发源地。千百年来,她带领着沿河两岸的儿女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给予他们源源不断的生命源泉,滋养着他们快乐的生活生长、繁衍生息。
菏泽市,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带,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也是与黄河中下游河南接壤的黄河下游地段— —从菏泽市东明县入境,境内全长185公里,形成滩区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现居住人口14.7万人,正式踏进齐鲁大地。
菏泽,古称曹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祖源文化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据《三皇本纪》记载:“(太皞:伏羲)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升曹州为府,附郭设县,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赐名菏泽。
“雷泽”,即今天菏泽的雷泽湖。
由此可追溯到上古,菏泽便因人杰而地灵。故有,“伏羲桑梓,尧舜故里”之称。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带领他的部落,在黄河中下游地带(今河南新郑西北),播百谷草木,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黄河,以她博大的胸怀,滋养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以她生命不息、不舍昼夜的顽强精神,赋予了一代代人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
菏泽,在母亲河的怀抱中成长壮大,锤炼了沿河的百姓自强不息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里的百姓更是对母亲河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与感激— —是养育之恩,也是大爱之情怀!
作为黄河入鲁的第一县— —东明县,也被称之为“西瓜之乡”。是山东省西瓜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盛产的西瓜沙甜爽口、风味独特、外观靓丽,品相好,有“甲天下”之美誉,还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明”县的命名,据传,当年始皇帝东游至此,因雾气四塞而不能行进,故称呼这一代叫东昏;后来,奉天承运的王莽自然以圣人自居,始皇走不出来的地方,他必须要走出来,“东昏”也就改叫了“东明”,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