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市政协委员陈清义: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擦亮黄河文化聊城名片
来源: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328858693/13d9fee4502001f1tr | 作者:齐鲁壹点 | 发布时间: 2022-02-23 | 449 次浏览 | 分享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谢晓丽 张超

黄河(聊城段)位于黄河的下游,全长59.51公里,途经聊城市的阳谷和东阿两个县。历史悠久的聊城,千百年来积淀了深厚的黄河文化。如何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让黄河文化助力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馆长陈清义带来了自己的提案。

陈清义介绍,聊城在历史上一直属于黄河光顾和侵扰的地区。聊城市的冠县、临清、高唐、茌平、东昌府区等在汉唐时代,都是黄河故道。黄河文化虽然在聊城只有60公里的流线长度,但这60公里却在黄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黄河与运河在聊城交汇,黄河聊城段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积淀了深厚的黄河文化,有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多处,有治理黄河水患的井圈险工、东阿险工、位山险工等工程、有众多历史名人文化、重大历史事件,有曹植墓、陶城铺闸等353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寿张黄河夯号、鱼山梵呗、东阿杂技等3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清义建议要应尽快成立聊城市黄河文化研究或保护机构,挖掘、梳理聊城市的黄河文化资源,擦亮黄河文化聊城名片。

二是要尽快结合国家和省有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规划,做出符合聊城实际又具有聊城特色的规划,将聊城市黄河保护、利用整体规划融入到国家和省里的大规划中去。

三是要利用黄河现有的资源,借助聊城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黄河类的专题博物馆或黄河文化展示园,保护传承黄河文化。

同时,他还建议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媒体,包括纸媒、新媒体、非遗等将黄河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文化,让黄河文化、黄河故事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让黄河文化助力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