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童声童眼里的黄河故事 ——我探究黄河文化的历程
来源:腾讯新闻 | 作者:幸福与平凡 | 发布时间: 2021-06-11 | 186 次浏览 | 分享到:

     说起黄河,我并不陌生。最早的是妈妈告诉我:我们吃的是黄河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后来长大了一点,我到金堤河边玩,了解到金堤大坝是为防止黄河溃堤修建的,我想黄河原来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呀!一次偶然的机会路过东明黄河大桥,看着那宽阔的河面,浑浊的黄河水汹涌澎湃的滚滚的流向远方,我被这壮阔的场面极其震撼,这也是我第一次直观的了解黄河。      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从古至今黄河多次被文人墨客提及,也被各代各界赞颂,有诗人李白笔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豪迈;刘禹锡眼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顽强无畏;作曲家冼星海亢奋激昂的旋律奏响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不朽战歌。就连民间也流传着脍炙人口的“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俗语。这一切都再一次刷新了我对黄河的认知,想让我迫不及待的去探寻蕴藏更为深刻的黄河文化。       我向身边的大人们了解他们所认识的黄河。我先问姐姐:“你能不能向我介绍一下黄河的基本概况呢?”姐姐回答着:“黄河呀,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在中国版图上呈现‘几’字型。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姐姐还告诉我:“黄河水并不是全程都是浑浊的,源头河段水清流缓,黄河中游内蒙古河口至河南桃花峪,因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泥沙俱下,大量泥沙沿着各支流流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也因此得名。黄河下游,由于进入地势第三阶梯——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听了姐姐的话,我不禁感叹姐姐懂得可真多,这也让我对黄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又想起小时候妈妈说黄河是我们母亲河,我就去问妈妈:“为什么要把黄河叫作母亲河呢?”妈妈告诉我:“这和我国悠久的历史分不开的,我国早期是农业社会,以农耕文明著称,耕作是人们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热条件优越,利于农作物生长。早在远古时期,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所以说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把黄河亲切称为母亲河。”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呀!我听说黄河精神包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可这些精神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是这些精神呢?好奇的我询问爸爸,爸爸给出了他的看法:黄河是一条独特的河流,流域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治理难度非常大。治理好黄河成为各代统治者安民兴邦的大事,所以涌现了一批批为治理黄河而奉献青春,家庭,甚至生命的人,这就是奉献精神。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