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找准黄河文化的河南定位 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带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赵檬 | 发布时间: 2019-10-23 | 243 次浏览 | 分享到:

  河南黄河文化的定位研究,对于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尤其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均具有特殊的意义。

  要认真谋划黄河生态文化带的河南布局

  黄河生态文化带,其落脚点一个是生态,另一个就是文化。所谓生态,就是如何在贯穿东西的黄河水道中,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形成一个人工促成的、可持续的由人为到自然的生态廊道,为生态环境的总体改善打下重要的基础。所谓文化,就是立足于黄河流域所展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主流文化,将文化与生态有机地进行融合,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和体验。

  河南要充分利用黄河的生态和文化优势,积极布局黄河生态文化带。其基本原则是保护、建设、体验。保护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体验是保护与建设的目的,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一是要保护黄河脆弱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黄河不断流而形成的黄河河道固定的优势,将黄河滩区打造成以湿地为代表的天然生态廊道,形成独具特色的黄河大氧吧,建设国家黄河生态公园。二是要保护黄河历史文化资源。重点保护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历代治黄史迹与科技文化遗存,加大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力度,利用考古以及现代科技手段,探寻以及复原相关的遗存,将保护、活化、传承、展示、体验,有机地融合在一块。三是要保护黄河民间文化资源。重点保护民间技艺、民间习俗、民间居住、民间信仰中的“非遗”产品,使其活态传承,使民间文化存续民间,代代相传。

  以郑、汴、洛为核心,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核心隆起带,从而实现以黄河为特色的产业带动,形成“一核三重”的产业布局。“一核”,就是以黄河为核心的“黄河游,游黄河”,让人们亲近圣水,体验圣河。以黄河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黄河两岸历史风光民俗游,以少林寺、龙门石窟为代表的黄河两腹历史文化景品游,以太行、伏牛为代表的黄河两山文化风光体验游,以此带动大黄河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深度体验。

  要认真思考郑州大都市黄河生态廊道的国际名城支撑意义

  郑州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城市框架的拉大,郑州大都市的建设,必须要有大的气派,大的构想,大的谋划。而郑州跨河发展,几乎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共识。我们对国内外重要城市进行考察都发现,一个大的城市必须依傍大河,有大的江河穿城而过,使城市更有朝气,更有魄力,更加增强了滋润城市的魅力。

  就目前郑州地理环境的现状考察,郑州东部为宽阔的黄淮平原,一马平川,便于平面布局;郑州的西部丘陵台地,沟岭相间,便于立体规划;郑州北部为最具特色的黄河,东西横贯,跨河发展,已初显作为国际都会大郑州的初步骨架。作为一个水林相间的生态城,作为一个承载厚重历史的文化城,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城,作为一个汇聚智慧的创意城,郑州要有自己的定位与梦想,抓住机遇,不断再上新的台阶。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