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找准黄河文化的河南定位 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带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赵檬 | 发布时间: 2019-10-23 | 242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国的主体文化、国家文化、主流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世界文明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河南段在沿黄九省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对于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对于郑州大都市的建设、中原更加出彩,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认真研究黄河文化的河南定位

  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历史上,黄河文明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最高水平,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最大成就。所以,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东亚文明的腹心地。

  黄河流域,涉及九个省区,从西到东情况极为复杂。西部涉及游牧文化,东部涉及农耕文化。尤其是以关中地区、河洛地区为代表的都城文化,更是农耕时代发展水平的最高代表。我们通常所说的黄河文化就是黄河流域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文化的总和。但是黄河是不断变迁的,古代黄河的北界可以达到京津冀地区,南界可达苏皖地区,所以说我们提出来一个大黄河概念。而以大黄河为代表的黄河大文化,实际上是广义的黄河文化。而以关中与河洛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不仅是核心文化,也是主干文化,更是我们所认识的狭义的黄河文化。我们所讨论的河南段的黄河文化,实际上是介于狭义和广义之间的黄河文化。

  我们在研究河南文化资源的特点时候,可以找到很多的最早、最高和很多的第一。比如,河南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的数量全国第一,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的数量全国第一,起源于河南姓氏的数量全国第一,等等。河南汇总了这么多的全国第一,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对河南的文化资源进行定位,认真地对黄河河南段文化进行定位。我们提出了河南是中华文化圣地的概念,这个圣地是由若干个圣文化所组成的。如,嵩山为中华文化圣山,洛阳为中华文化圣城,黄河河南段为中华文化圣河。

  我们之所以提出黄河河南段为中华文化圣河,有以下几个根据:一是地貌景观的特殊性。河南段的地貌景观,包括了峡谷河道、过渡性河道、宽浅型河道以及悬河,其类型的齐全在其他省区的黄河中是极为少见的。黄河河南段还有人民胜利渠渠首、黄河第一座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世纪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河南段还有以桃花峪黄河大桥为代表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以及荥阳孤柏渡南水北调穿黄工程。二是支津文化的代表性。这包括了伊洛河与黄河所构成的河洛文化,沁河与河内文化,济水与河济文化,以及淮河与黄淮文化,这些支津文化极大丰富了黄河文化的内容,使黄河文化更具特色,更有内容。三是历代治河的关键性。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共2540年间,黄河泛滥次数1590余次,其中大的黄河改道26次,最为严重的是5次,黄河决口的重要地点,一个是郑州附近,一个是濮阳内黄附近,还有一个就是开封兰考附近,所以这里是历代黄河泛滥最为严重的地方。历代治黄也集中在这个地区,如西汉的“瓠子决河”,东汉王景治河的“荥口石门”,唐代滑州治河,宋代埽工的发明,元代的贾鲁治河,明代刘大夏的“太行堤”,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的实践等。四是中心地位的特殊性。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有四席。在中国古都轴线中,由长安到洛阳到开封,洛阳居轴心地位。在中古时代的两京制体系中,长安是王朝上升时的国家中心,洛阳就是王朝成熟时的国家中心。而且洛阳的特殊地位,在整体的地理平衡中对中央王朝的统治,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五是民族形成的根源性。伏羲建都安葬在淮阳,黄帝建都在新郑,颛顼帝喾葬在内黄,中华人文始祖群体聚首在中原。在当今一百大姓中,78个姓氏起源于河南,河南是中华姓氏的祖根地,“老家河南”已叫响全球。炎黄与各个族群的融合,夏商周华夏族与戎狄的融合,中古少数民族的内迁与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反映中原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