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
来源:鹿鸣新闻 | 作者:徐光春 | 发布时间: 2020-12-08 | 6047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文化从地域区分来看,涵盖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河湟文化是黄河上游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是黄河中游文化,齐鲁文化是黄河下游的文化。从考古发现来说,黄河文化涵盖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这是我们的考古学文化。从思想内容来分,黄河文化涵盖了炎黄文化、易经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等。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研究,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主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根脉和源泉,有着多种形态、丰富内容和本质特征。习总书记讲得非常好,黄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品格。显然,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农耕文化是是它的主脉,天人文化是它的灵魂,伦理文化是它的基础,创新文化是它的本色,儒家文化是它的轴心,由此构成了黄河文化这一中华古文化的基本架构和完整体系,彰显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

从总体来说,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开拓精神。黄河文化生成、发展时期,正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转化,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阶段,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求生存、求发展成为先民们唯一的追求,开拓、创新、奋斗、进取就成为时代的主题,也成为黄河文化的鲜明特色。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创造,如农耕工具由单件工具发展到种、管、收、储等系列化工具。制陶业由品种、样式的创新发明发展到工艺水平、烧制技术的创造提升;单纯的石器制作发展已经到冶铜、冶铁的制作等等,由石器时代到了青铜器时代,到了铁器时代。在文化方面的创造,由刻画符号发展到甲骨文、金文等成熟文字的产生和使用,由单件乐器的制造发展到系列配套乐器的产生,思想意识由自编自说、独立发声到百家争鸣、相融相合。政治方面的创造,由禅让制发展到世袭制,由原来的部落围沟聚居管理到完整的城市居住管治等等。这些创造发明,开拓进取,是原创性的、多方面的、持续性的,有力地推进了黄河流域乃至古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是民本主张。黄河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后期,生产力低下,人的生存、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因此要有充分的食物、广阔的领地,成为人生存和发展第一需要。而食物的获得、土地的占用,都需要靠人的奋争,这样人就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战斗力量。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四大里面最重要的是人大。所以,生育人、培养人、发展人、壮大人是当时社会的头等大事,这也成为中华民族人本思想的萌芽。后来,作为部落首领、国家君主,从部落利益、国家利益和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这种人本思想就转变为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要求君主为民、亲民、爱民、利民,否则天下不太平、王位坐不稳、天理容不下。

        三是人文意识。黄河文化十分重视对人的重视和关爱。如《易经·贲卦》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讲文明以止,是说管理人、管理事,不靠威武,而要用礼乐来教化。这里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更说明了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最终化成天下,可见当时人们对人文的重视意识。

四是仁义道德。黄河文化十分讲究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人品道德修养,强调为政要讲仁政,为事要讲仁义,为人要讲仁爱。这些思想在《易经》《老子》和孔孟之道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五是和合思想。黄河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是多方面的,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即炎黄时期,人们就萌发了和合思想,希望族人亲和、部落和合。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有了甲骨文、金文后,就创造了“和”这个字,说明当时人只要有东西吃就能够和睦,就能够和谐,就能够和平,没吃的就要打、就要闹、就要抢,社会不得安宁,所以创造了“和”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从不同角度对“和合”思想和内涵又做出非常丰富的阐述,要求人与人要和善,人与天要和合,族与族要和睦,国与国要和平,思想要求同存异,文化要和而不同。以上这些思想就是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也是其时代价值所在。

       炎黄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黄河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基本品位,而且还具有首创、引领、融汇的作用。炎黄文化从广义上讲,应该是“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之总和。我们后人讲的“炎黄文化”,实际就是三皇五帝文化的概括和提炼,其中炎帝即神农,是“三皇”的代表,黄帝即轩辕是“五帝”的代表,把他们代表的思想文化合在一起就是“炎黄文化”。炎黄文化从狭义上来讲,是炎帝和黄帝在位时期所创造的文化。我们一般讲炎黄文化是从广义上来讲的。

       从民间传说和古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成果看,在“三皇五帝”之前没有明确的较系统的思想文化遗存。而“三皇五帝”之后,便是夏、商、周时期了,夏是目前我们研究确定的断代史中的第一个朝代,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如果我们确定我国文明史从夏开始,那只是四千多年,在这之前那一千多年文明历史在哪里?一千多年文明史的代表又是谁呢?那就是以炎黄为代表的炎黄时期,扩大一点说就是“三皇五帝”时期。说我们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就是说这段历史从夏朝再往前一千多年,正好就到炎黄时期。所以炎黄时期就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开创时期,炎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文化。

       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黄帝文化在炎黄时期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文明的开创史上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和传承黄河文化、炎黄文化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炎黄时期是从炎帝开始的,以黄帝为终结。我国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以黄帝战胜炎帝、替代炎帝,继而联合炎帝部落、蚩尤部落等等大小部落后统一中原开始的。“合符釜山”后,黄帝成为中原盟主,在吸纳、融会、总结包括炎帝在内的各方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以中原为核心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各族民众的生产、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创新、发展了比较系统、比较全面、比较先进的思想文化,形成了既包容各方、又独具特色的后炎黄时期,即黄帝时期的思想文化。

那么炎黄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与时代价值又是什么呢?总体来说,包括了这样一些内容:

       一是开拓创新精神。他们“时播五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发明新式农具,推进农业生产;他们制衣裳、盖住房、吃熟食、兴医药,以改善民生;他们造车、作舟、修桥、行商,以解决出行困难和发展问题;他们观天象、察地形、编立法,探寻自然规律;他们造文字、绘图画、定音律、做乐器,创建人类文化;他们建军队、制兵器、设营房、布边防,以保家卫国;他们立国家、建城市、任官员,以创立政体。

       二是以民为本的精神。《黄帝四经·十六经》中黄帝说:“吾畏天,爱地,亲民。”并说:“吾爱民而民不亡,吾爱地而地不荒。吾爱民而民不死。吾位不失。”言辞中表现了亲民、爱民思想。炎帝尝百草、为民寻药,他创造了农具,“以教天下”;他搞“日中为市,交易而退”,目的是“致天下之民”,为了天下苍生。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都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和行动。

       三是崇德弘道精神。据文献记载,黄帝成为部落首领以后,便去峨眉山询问天皇真人治政之道。天皇真人告诉他,欲治天下,“必先身之”,并说治政之道是:“由义以出信,仗信以著众,用众以行仁,安仁以辅道。”黄帝听后乃“终身弗违”。古文献也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这种以德修身,正人先正己的思想,以仁治政、以仁爱民的行为,在炎黄文化中多有表现。

        四是勤奋节俭的精神。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有这样一句赞美黄帝的文字,说黄帝一生“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同时他节约使用水火之物,以保障民生、爱惜钱财、保护生态,特别是对水和火这两种人类生存必需的东西,要求节约使用。炎帝同样有黄帝这种勤勉奉献精神,《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他勤奋工作,治理天下,不妄图获得别人的报答,也不贪财,所以天下共治,得到族众的尊敬。

       五是协和天下精神。炎帝、黄帝的执政理念中都有协和天下的思想和行动。这种协和天下的思想和行动,集中体现在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首先结盟,最后在黄帝的倡导和带领下,在炎帝的支持和帮助下,“合符釜山”,中原大地乃至更广阔的地域,东至大海,西至甘肃,北至内蒙古,南至长江的各个部落、各个民族都联合起来,和谐相处,和平共治,开创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初始天下。

       上面分别阐述了黄河文化和炎黄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我要强调的是黄河文化、炎黄文化中内含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奉献不已的精神,是黄河文化、炎黄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最鲜明的特色、最有价值的特质。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养育了沿黄及周边广泛地区的中国人民,惠及整个中华民族,在五六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在中华文明的开创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不愧为伟大民族的伟大母亲河。黄河流域之所以培育了那么伟大的民族,之所以涌现了那么伟大的创造,之所以对国家、对民族作出那么伟大的贡献,完全是世世代代的沿岸人民和杰出的英雄人物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奉献不已的结果,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才斗出这样伟大的民族、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所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奉献不已的精神是黄河文化与炎黄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最本质的品格,最有时代价值的精神。黄河文化与炎黄文化时空相融、内涵相近、本质相同、价值相当、作用相映,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传承和弘扬。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