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
来源:鹿鸣新闻 | 作者:徐光春 | 发布时间: 2020-12-08 | 6046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文化从地域区分来看,涵盖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河湟文化是黄河上游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是黄河中游文化,齐鲁文化是黄河下游的文化。从考古发现来说,黄河文化涵盖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这是我们的考古学文化。从思想内容来分,黄河文化涵盖了炎黄文化、易经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等。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研究,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主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根脉和源泉,有着多种形态、丰富内容和本质特征。习总书记讲得非常好,黄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品格。显然,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农耕文化是是它的主脉,天人文化是它的灵魂,伦理文化是它的基础,创新文化是它的本色,儒家文化是它的轴心,由此构成了黄河文化这一中华古文化的基本架构和完整体系,彰显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

从总体来说,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开拓精神。黄河文化生成、发展时期,正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转化,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阶段,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求生存、求发展成为先民们唯一的追求,开拓、创新、奋斗、进取就成为时代的主题,也成为黄河文化的鲜明特色。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创造,如农耕工具由单件工具发展到种、管、收、储等系列化工具。制陶业由品种、样式的创新发明发展到工艺水平、烧制技术的创造提升;单纯的石器制作发展已经到冶铜、冶铁的制作等等,由石器时代到了青铜器时代,到了铁器时代。在文化方面的创造,由刻画符号发展到甲骨文、金文等成熟文字的产生和使用,由单件乐器的制造发展到系列配套乐器的产生,思想意识由自编自说、独立发声到百家争鸣、相融相合。政治方面的创造,由禅让制发展到世袭制,由原来的部落围沟聚居管理到完整的城市居住管治等等。这些创造发明,开拓进取,是原创性的、多方面的、持续性的,有力地推进了黄河流域乃至古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是民本主张。黄河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后期,生产力低下,人的生存、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因此要有充分的食物、广阔的领地,成为人生存和发展第一需要。而食物的获得、土地的占用,都需要靠人的奋争,这样人就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战斗力量。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四大里面最重要的是人大。所以,生育人、培养人、发展人、壮大人是当时社会的头等大事,这也成为中华民族人本思想的萌芽。后来,作为部落首领、国家君主,从部落利益、国家利益和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这种人本思想就转变为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要求君主为民、亲民、爱民、利民,否则天下不太平、王位坐不稳、天理容不下。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