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点赞黄河儿女 传唱黄河文化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卢云 | 发布时间: 2020-09-27 | 717 次浏览 | 分享到:

点赞黄河儿女 传唱黄河文化

——记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线上线下总观众人次超过2800万,点赞数达674万——这是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9月16日一场演出的数据,打破了人们关于高雅艺术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

  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周年,9月16日至30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黄河流域9省区共同主办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参与展演展播的既有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黄河回响》、交响诗《黄河万古流》等新创作品,也有结合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进行复排提升的舞蹈史诗《黄河》、民族音乐会《黄河从草原走过》、情景歌舞《黄河歌谣》、话剧《天下第一桥》、音乐剧《花儿·少年》、交响组曲《黄河金岸》,它们从不同侧面讲述着黄河故事,展示着黄河文化内涵。

  情景歌舞《黄河歌谣》现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供图

  音乐会《黄河回响》现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供图

  舞蹈史诗《黄河》现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供图

  正气:弘扬坚强不屈精神

  黄河上游第一座钢铁大桥在哪里?兰州。建成于何时?1909年。

  在那个国运衰败、列强横行的时代,谁能想到“苦瘠甲天下”的甘肃,能在黄河上横空架起一座现代化的大桥,且大桥一直沿用至今。展演中,话剧《天下第一桥》把观众带到了百年前:1906年,黄河洪水滔滔,冲垮了兰州镇远浮桥。为安定西北,保障黄河南北通途,清朝洋务总局总办彭英甲,拟在黄河上造一座铁桥,于是一场历时三年的建桥工程,在贫困落后的兰州迈开了艰难而伟大的步履。为完成铁桥的修建,彭英甲舍命进取,最终实现了修建铁桥的梦想,成就了一番造福于民、功垂千秋的伟业。

  《天下第一桥》策划庞波曾说:“挖掘黄河文化元素,以桥为载体编写一个故事,把百年老桥、黄河文化元素乃至战天斗地的黄河儿女的斗志精神通过桥反映出来,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千百年来,黄河巨浪滔天,狂暴肆虐,给中华儿女带来了无数灾难,也在他们的骨子里种下了坚忍的基因。有了这份坚忍,甘肃兰州才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架起现代铁桥,中国才能在一次次抵御外侮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将冼星海的名作《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等搬上舞台。舞蹈史诗《黄河》的第二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以冼星海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为基调,用舞蹈的形式,再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关头的坚贞不屈。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振奋民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