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四川黄河:174公里究竟能有多精彩
来源:腾讯网 | 作者:常天恺 | 发布时间: 2022-05-25 | 224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生态治理各项举措之下,四川省湿地保护质量有了明显好转。现有湿地79.28万公顷、草原489.67万公顷,湿地-草原资源独特且丰富。在黄河流经的若尔盖湿地中,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保存较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孕育了丰富的高原沼泽珍稀动植物,构成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黄河上游蓄水池”。

图片来源于言之有范 ▲

四川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发展,从构建自然教育、游憩服务等多方面建立服务体系,努力建设黄河生态文明示范区。依托四川黄河流域的生态多样性,重点建设以若尔盖国家公园、国际重要湿地(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旅游区(莲宝叶则)等为代表的生态区和旅游区。切实担负起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强化上游意识,确保黄河清水向东流。

四川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几点思考

四川作为黄河流域的上游地区,承担着相应的使命与担当,其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要充分依托区域特色,打造集生态、人文、民族、红色于一体的黄河文化。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过程中既要与其他地区加强联系,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体性和延续性,也要展现特色讲好四川黄河故事。

首先,在生态保护方面,要继续加强对区域内的保护和治理,建设黄河上游绿色生态源头。黄河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文旅的发展要守护好生态保护的红线,坚持绿色优先和生态涵养的理念并贯穿到实际之中。在具体方面,可充分依托以若尔盖为代表的草原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发挥黄河在水源涵养方面的作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其次,在人文地理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四川省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地,在江河对话的人文源由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以黄河第一湾为中心的区域为江河源头对话建立起人文通道。黄河和长江作为我国的两大河流,其人文源头探索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要不断加强自然环境与人文方面的联系,搭建起河源文化的重要支撑,建立起四川黄河文化的重要标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再次,在民族文化方面,保护传承好黄河上游民族文化源流。四川段形成的黄河九曲第一湾孕育出范围较大的草原湿地,滋养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作为民族迁徙融合的通道,四川阿坝地区历经了古老的羌族迁移之路、丝绸之路河南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藏蒙走廊、藏羌彝走廊等,形成羌族聚居区和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融合区。要在黄河文化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民族区域团结,展现不同民族独特的灿烂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