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四川黄河流域“再发现”
来源:四川画报 | 作者:肖蓉 | 发布时间: 2022-12-07 | 10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描写黄河的诗词中,李白的《将进酒》最豪放最浪漫,而且穿越古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君不见,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位于阿坝县的曼则塘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川西北的优良牧场(杨志刚 摄)

       黄河的源头从卡日曲汩汩而来,在高原形成灿若星辰的海子,名为“星宿海”。然后从青藏高原穿越纵山横岭、丘陵平畴,在山东东营汇入渤海。雪域冰川的“白日依山尽”,终究成“黄河入海流”。黄河巨大的几字形,犹如坐拥华夏的文化图腾,左昆仑、右泰山,背靠长城、面朝中原,又恰似5000 年舒展的案几,河山放歌,江山如画。

在若尔盖县唐克镇,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这里形成“黄河九曲第一湾”(杨安文 摄)

      在黄河流经的9 个省区中,四川是黄河大合唱的前奏,掀起了高原行歌的第一段高潮。从河源冰泉、海子进入扎陵湖、鄂陵湖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对峙,宛若神山的仪仗队,一路护送黄河水,在高原峡谷间跌宕起伏,形成雪域清流的奏鸣曲,直至巴颜喀拉山东部的最高峰莲宝叶则。

       由此,黄河一下舒展开身躯,在若尔盖湿地上画出一道最美的弧线,以抒情的慢板和回旋式的快板,一气呵成,黄河九曲第一湾,若诗若画若天籁。

在黄河上游川、甘、青三省交界处的黄河流域,盛产的河曲马为中国三大名马之一(用旦 摄)

乘坐蜀人浮槎发现黄河源头

千丈之木,本于一根;大河源远,必有其源。黄河源头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自然源泉,是文化根祖,是精神凝聚,是景观标志。

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提出“导河积石”,将黄河源头定在阿尼玛卿山。在徒步舟车的时代,到达源头绝非易事。

     但是,古代蜀人却有着天纵圣则的想象,西晋时期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张华,就在《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蜀人浮槎”的故事:蜀人用竹木制作的一艘筏(即浮槎),可以漂过江河与银河相通。传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乘坐浮槎来到黄河源头,见天地相交,星光弥漫,不知不觉登上银河,并捡到了一块织女织布机上的“支矶石”,带回成都向著名学者严君平请教。

       后来,这块黄河源头的石头被安放在成都,留下了“支矶石路”这一地名。蜀人浮槎不仅联通古今,而且具有沟通天地的神力。郑和七下西洋的游记名为《星槎胜览》,是浮槎在惊涛骇浪中,赋予了宝船护佑的力量,数载七下西洋,归来三宝吉祥。可见,蜀人浮槎在“一带一路”中,从黄河源到东海潮,留下了神奇的印记。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