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金家崖
来源:百度百科 | 作者:博雅文化旅游网 | 发布时间: 2020-03-02 | 560 次浏览 | 分享到:
金家崖

金家崖

宋代时,有一金姓彭城(今南京)人来定西经商到了苑川,在苑川河与巴石沟的三角洲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后来人口日渐增多,加上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逐渐形成集市。热闹的集市坐落在北山脚下一片平台上,临河还有一溜低矮的土崖,故此就把这里称为“金家崖”。

集贸之乡

金家崖之所以成为乡下的一处集镇,主要是地理条件形成的。这里离兰州30公里,又在丝绸古道上。于是车马店、骆驼场、小客店应运而生。镇后的巴石沟是辽阔的北山总出口,北山崎岖不通车,粮贩子吆着骡子、毛驴,驮着装满粮食的毛口袋,翻山越岭,从巴石沟出山到金家崖街上卖粮食。金家崖各粮店备有许多筐箩和木制的升斗,一旦成交,就由粮店伙计蹲在装粮食的筐箩边,用公家审核过的升、斗、合过数,买方即将粮斗(容器)端过倒进自己的粮袋里。街上粮店、铺面前堆集如金字塔状的粮食筐箩数以百计,各粮食字号伙计加起来达数十人。

因路途太遥远,这些赶毛驴的粮贩子们得在金家崖住一宿,第二天黎明把粮食卖了才能返回,所住宿店家的槽头上,毛驴、骡子挤得满满当当,骡马店老板的生意也就火爆起来。粮贩子卖了粮,就买些日用杂品回家,于是,金家崖的杂货铺应运而生。各杂货铺经营四川的白砂糖,秦安的土织布,永登灰蓬草烧制的灰碱,青海的青盐,当地的清油,陕西朝邑的辣椒,以及一些针头线脑等等。

和杂货铺并立的,还有庆仁堂等中药铺,这些药铺老板全是陕西人。店铺前檐下总挂着二尺长五寸宽的木牌,上面用油漆写着“云南三七”、“广东白术”、“西藏红花”等字样,店铺门侧立一大木牌,-“雷公炮制”、“童叟无欺”。同时还收购兴隆山、马衔山一带药农出售的中草药,他们把马衔山所产党参称“马党”,公认质量极佳。

三圣庙前是炭市和柴市,南边歇驾嘴一带的农民,从水岔沟煤山上用牲口驮来各种块炭和一捆捆木柴。炭市以西的街头是出售活羊和倒卖牲口的大场,这里人称“羊家沟”或“羊市口”。每天凌晨4点开始粮食交易,日出各店铺开门,人群熙熙嚷嚷到11点左右。所以人称金崖集日为“露水集”。

文化之乡

金家崖有丰广书院(后改为小学)、女校,并且文化娱乐活动也尤为活跃。每日上午露水集市上,人马车辆拥挤不堪,下午略显宽松,但仍然是热闹的,时不时有河南人拉猴子在街旁摆开场子耍猴戏,在锣和鞭子声中,猴子戴王冠穿蟒袍,空中翻跟斗,驾小狗犁地,博得围观者的掌声。另外还有一种扁担戏,扁担戏是一人挑两只木箱,外带四根指头粗的竹竿,走乡串村,在地头、河边、街角,只要有人,就歇下担子,用四根竹竿立地撑起一个有古建筑屋顶式样的布幔小舞台,艺人随即也钻进布幔中间,用两只手套道具扮成小猎人和老虎,脚按打击乐,口哨当伴奏音乐,剧中老虎咬了小猎人的头时,小猎人用手摸头,口哨就发出声音:“我的头,我的头!”微型的布幔小舞台演得有声有色,看得孩子们如痴如醉。卖武的场面更加雄壮。卖武者光着上身,把刀枪剑棍放到地下,双手抱拳向四周观众行礼:“小弟来贵地求碗饭吃,请地方豪杰高抬贵手。”然后龙腾虎跃,闪展腾挪地表演起来。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