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中国戏曲文化,山西戏曲文化,黄河艺术形成与作品息息相关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196444522517267 | 作者:界面新闻 | 发布时间: 2022-04-06 | 509 次浏览 | 分享到:
蒲剧《苏三起解》

他们与亚余艺术家结合起来,在创作中正确处理了继承与革新、民族化与地方化的关系,创造了具有民族化、地方化与大众化特点的《元宵夜》、《江河水》、《送妻回娘家》等一大批优秀节目,在全国“三民”大奖赛中获奖。正是在这次创作中,山西省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们嗅到了“黄河艺术”的味道,积累了创作民族民间艺术的经验,才使“黄河艺术”的胎儿在他们的腹中孕育。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省文化厅党组决心再搞几台真正代表黄土高原特色的音乐歌舞节目来。这项任务落在分管艺术工作的副厅长鲁克义同志的肩上。鲁克义同志熟悉山西地方戏曲和民间歌舞艺术,有比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在他的心中逐渐形成了对民间歌舞的民族性、时代性、地方,性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整体性的、突破性的一系列改革设想,并且逐渐孕育成了体现这些设想的《黄河儿女情》的总体构思。

《元宵夜》

当他把这些设想讲给省歌舞剧院的艺术家时,他们都为之震惊了!很快的由文学、作曲、编舞舞台美术艺术家组成的创作班子成立了;鲁克义同志担任艺术指导。经过将近一年多的探索、创作、加工、提高,于1987年7月“黄河艺术”的第一个代表性作品《黄河儿女情》诞生了。该剧一出世便得到专家和群众的好评。着名评论家、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黄振炎说:“《黄河儿女情》是典型的黄河艺术,她犹如一颗文化新星,闪烁在祖国的文化天幕上。”自此“黄河艺术”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三晋大地闪着光辉,为全省乃至全国艺术界所瞩目。随后,《黄河儿女情》的创作班子投入“黄河艺术”第二部代表性作品民俗系列舞蹈《黄河一方土》的创作,1989年5月这部舞蹈在山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上演出又获得了成功。

民间艺术节上

这两部“黄河艺术”代表作品的成功创作与演出,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完整的总体艺术构思。在民族民间艺术受到极端冷落的形势下,要振兴民间音乐舞蹈,首先必须确立复苏与回归传统的意识,在浩如烟海的丰富的民间歌舞中开掘中华民族内在深厚的生命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在合力之中寻求黄河子孙古朴纯厚的文化意识、对黄土地的祟拜意识及奋发向上的民族自强意识,并在这诸多的意识中溶进强烈的,现代意识,使民间歌舞艺术既是古老的,又是当代的,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这便是他们创作《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的指导思想。总体艺术构思是:《黄河儿女情》由三章二十三首民歌及一些民间舞蹈组成,即劳动的歌舞、爱情的歌舞、新生活的歌舞,最后由四首不同形式、不同调式。不同节奏的民歌串唱、叠唱、合唱把整台节目推向高潮。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